美國總統川普(圖片來源:MANDEL NGA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21日訊】二〇二五年川普(特朗普)再次上任後,大幅轉換了他的國際政策,美國正式從多邊協調主義變成單邊主義,而且是在美國優先的前提下重整與各國的關係,這個發展將衝擊國際政治與經濟現狀。其中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和臺灣尤其相關。臺灣除涉及台海問題外,因臺灣在南海也有領土與駐軍,東南亞的菲律賓與東北亞的日本都是美軍協防臺灣最近的兩大兵站國家。因次我們也應注意東南亞的區域安全發展。
美國在當地已有安全協定的國家有菲律賓、泰國、新加坡等,簽有雙邊軍事同盟,並定期舉行軍演。這三國可說是美國形成東南亞安全保障聯盟的既有骨幹。而越南雖未與美國軍事同盟,但一九七九年的越中戰爭是中國最近一次的用兵,此次侵略越南與中國在西沙與南沙的島嶼爭端,使越南與菲律賓的人民很敵視中國。越共和中共縱使是意識形態上的同志,但不可能成為東南亞的安全的夥伴。
中國在東南亞主要的朋友是寮國、柬埔寨與緬甸。此三國在軍事與經濟都很依賴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經常擔任中國的打手,對臺灣甚不友善。但在中國經濟逐漸崩壞之下,這些國家也須仰賴其他國際投資來維持發展,此時美國、日本、法國、韓國、澳洲等進步國家的跨國企業增大的投資,將削弱中國的影響力。尤其緬甸正面臨內戰、經濟蕭條與統治正當性問題,軍政府就算想配合中國也能力有限。
因為反對中國獨吞南海的抗中國家,主要有印尼、菲律賓、越南等三國,多年來抵制中國在南海的非法擴張與開發獨佔。南海的主權聲索國也包括臺灣,臺灣實質駐軍在南海,故南海共同抗中、和平開發等議題,臺灣應有著力空間並可以此實質參與東南亞安保體制。
美國在亞太區域傳統盟友還有日本、澳洲、紐西蘭、韓國等,她們雖非東南亞國家,但均為美國的盟國,而且多有派艦參與南海演習或台海巡弋。北約盟友如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近年也都不顧中國抗議,派遣軍艦通過南海或台海,在安全問題上系支持美國,聲援南海各國抵制中國的態勢明顯。
越南另有一區域盟友:印度。印度海軍近年來多次到越南金蘭灣親善訪問,此舉可謂印越軍事合作的強化,越中與印中均有領土糾紛,並曾演變為戰爭。印、越兩國意識形態歧異,但有共同利益,可協助牽制中國軍力。此層面也將是東南亞安保聯盟可以擴大的另一層面。
當「一帶一路」與亞投行失敗收場與中國國內經濟下行後,她對印尼、泰國、緬甸、菲律賓因經濟取得的影響力也自然下降,更不易將經濟影響力轉換到政治或軍事指導上。川普再次上任後,美中貿易戰升級,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可能需要選邊,周遊於美中之間汲取最大利益的作法應會有改變。所謂在美、中兩大之間中立來換得經濟利益,慣例都是以臺灣為祭品,犧牲臺灣的國際空間討好中國。
當區域主義的RCEP與CPTPP重要性皆因川普祭出保護政策而放緩時,結果就是中國與東南亞倡議的貿易緊密協定RCEP重要性下降,任何國家都無法透過國際協定自由進入世界最大的市場:美國,雖然CPTPP成熟速度有限,當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都無法自保時,RCEP看來已無法透過越南等入口搶佔美國市場便宜。
在以上東南亞的政治經濟結構之下,川普要如何實現維持世界和平、阻止中國擴張、美國優先繁榮三大目標,謀劃在對中貿易戰以外,另一個在東南亞的軍事圍堵呢?臺灣應該積極關心此事之發展。
来源:博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