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腎質量好?我看是道德淪喪(圖)

作者:哨子先生 發表:2025-04-16 07: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器官
2014年7月20日,臺北舉行的抗議活動中表演了竊取人體器官出售的場面(圖片來源:Mandy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你知道在臺灣,29週的早產兒存活率是多少嗎?

​90%以上。

​而且不是勉強活著,是可以健康長大的那種,這樣的醫療技術在四十年前就存在。

​但在中國,即使到了近年,醫學理當更進步的時代,29週的早產女嬰可能只會被當作「器官供體」處理。

​最近「國有器官」的話題很熱,「嬰兒腎」問題再度被拿出來討論。

起因是歌手TANK因快速獲得心肝捐贈,配合中共舉辦新聞發布會,感恩「祖國」、讚嘆「奇蹟」,引起討論。有醫界人士就去查中國器官移植的文獻,發現《美國移植雜誌》(AJT)2023年曾刊登一篇由上海仁濟醫院提出的個案報告。

主角是兩名剛出生2∼3天的29週早產女嬰。

這兩名新生女嬰在出生幾天後便被宣布死亡,其腎臟立刻被摘除並移植給另外兩名成人患者。​

文章聲稱手術「成功」,強調移植腎功能良好,稱之為「醫學技術突破」、「器官移植成就」。但關於死亡原因、搶救過程、是否腦死等資訊,以及如何經過倫理審查或家屬諮詢的過程,卻隻字不提。

​同時,網友發現有2024年有一位中國泌尿科醫師在抖音拍片推廣「嬰兒腎臟的優點」,認為嬰兒腎「質量好」、「再生能力強」、「耐缺血」,強調「移植後6到9個月,腎臟就會長到成人大小」。意思是——嬰兒腎很好用,應該大力推廣。

你以為在講醫學,我卻覺得他們在談養殖。

​臺灣小兒科醫師蒼藍鴿說的最好:這不是醫學進步,而是人性崩壞。

根據該論文,這兩名嬰兒並不是腦死捐贈者,而是在出生2∼3天後「接受撤除維生」。我忍不住想問:如果中國的醫學技術真的這麼好,29週早產兒是真的無法救嗎?​有醫生就質疑,嬰兒若是經過「盡力搶救」,其腎臟通常已無法移植。

​所以問題來了:她們是真的救不回來?還是有人先決定——不救了?更別提這兩名早產兒怎麼都是女嬰?這是巧合嗎?還是某種文化下習慣性的選擇?

​可能有人會說:想太多,這只是兩個案例,不代表全部,不能一竿子打翻全船。

​但我們真的能確定,真的只有兩個嗎?

​我們知道,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器官移植數量,但器捐意願卻極低。——因為華人普遍還是有「死要全屍」的觀念。

​我們知道,在中國器官移植等待時間比全球其他國家都短。——腎臟與肝臟平均僅需等待1、2個禮拜,甚至幾天。與捐贈系統完善、器官配對過程極度嚴謹的歐美國家:腎臟平均等待3年、肝臟平均等待2年相比,中國配對器官的速度快、得、驚、人。

​我們知道,器官移植已經是中國醫療輸出、外交的一部分。——有興趣可搜尋「馬來西亞元首兒子」、「器官外交」等關鍵字

​從頭到尾,中共對於器官來源、配對資料庫是誰管理?至今沒人能說得清楚。

​這證明中共早透過國家機器運作,以軍醫院體系為中心,將全中國人口打造成一座「巨型活體器官供應庫」,供中共政權隨意使用。

​這不是器捐,這叫「供體」。

​器官移植本該是生命的延續與祝福,是人性大愛的展現。是誰讓這樣的話題沾染上邪惡陰影?正是那個不把人命當人看的政權。

​人類在追求醫學進步的同時,也應該有身而為人,應該堅守倫理的底線。我以為這是普世價值,是不必多言的基本要求。但在某國,以及護航的人眼中,都不重要。

​當一個政權可以決定一個嬰兒值不值得救,當器官能「隨到隨配」,當生命能被預約、被挑選——法輪功、維吾爾族、圖博人、香港少年少女、無名早產女嬰⋯⋯下一位被當作供體的,會是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