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竊取一代人的技術」?美擬禁中國人進國家實驗室(圖)


2023 年 4 月 11 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在加州帕薩迪納 NASA 噴射推進實驗室 (JPL) 的太空船組裝設施潔淨室內準備 Europa Clipper 太空船。
2023年4月21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在加州帕薩迪納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的太空船組裝設施潔淨室內準備 Europa Clipper 太空船。(圖片來源:Mario Tama/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近日美國國會議員與專家在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聽證會上,提出了應該加強對於中國公民進入美國國家實驗室的限制,其原因是「中國竊取太多美國的先進技術」。該項提議也象徵著美國政府對於科研發展保護及審查的進一步強化。

根據外媒報導指出,20日,美國前能源部副部長、現任波爾量子技術公司執行長的保羅·達巴爾(Paul Dabbar)於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已成功竊取了美國整整一代人的技術,其中包括電池、電動汽車及半導體等技術方面的知識產權,甚至還試圖竊取未來的量子與核技術,因此他提出建議,應該全面禁止中國公民進到美國國家實驗室,除非他們能夠獲得能源部的個別豁免。

阿肯色州參議員的湯姆·科頓(Tom Cotton)也支持此一提議,並引用了2023財政年度的數據表示,當年有8000名中國與俄羅斯公民獲准進入了美國國家實驗室,所以呼籲應擴大到禁止古巴、伊朗、朝鮮,以及俄羅斯公民進到國家實驗室,除非他們可以證明進入的好處大於壞處。

參議院能源與自然資源委員會的主席、猶他州參議員的邁克·李(Mike Lee)也指出,中國通過了「千人計畫」系統性地進行招募在美國接受培訓且於美國實驗室工作的精英科學家,以利用美國資金開發的美國技術,最終能為中國軍隊謀利,而此一計畫自從2008年實施以來,已經成為北京當局吸引全球頂尖科學家的主要手段。

雖然大多數與會者支持對於外國研究人員來施加更嚴格的限制,不過也有部分人也承認來自於中國的研究人員對美國科技發展方面的貢獻。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報告顯示,在外國出生的勞工占了美國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整體勞動力的19%。

「千人計畫」在加國遭識破

2020年12月,據加拿大《環球新聞》報導指出,中國公司「康希諾生物」(CanSino)的高階主管,是中國「千人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目的在於用薪水、資金或其他利益等,把西方的研究與知識轉移到中國,現今已知「康希諾生物」的高階人員,亦參與了加拿大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報導稱,有多名加拿大前國安官員透露,「康希諾生物」的科學家對於北京政府來說,是從事時於蒐集資訊的潛在資產。

其中有一名前國安官員說,目前加拿大負責「康希諾生物」合作案的單位是「國家研究委員會」(NRC),該機構已經察覺相關的危險訊號,而且已於2020年8月宣布終止合作,其原因在於中國官員並未將「康希諾生物」的疫苗,送至加拿大進行測試。

報導直指,「康希諾生物」的創辦人宇學峰和朱濤二人,已經被中國列為「千人計畫」的成員了,而中國「千人計劃」在表面上,是以重金替北京引進高階人才的重大計劃,可是美國卻高度懷疑他們涉有間諜和滲透的任務,且已經針對受懷疑的科學家提出竊密之告訴。

日本遭「千人計畫」滲透 北京錢誘44名學者

2021年1月1日,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披露,中國的「千人計畫」已經滲透到了日本,該報調查出至少有44位日本學者參加,其中還有部分的學者,他們領了日本當局高額的研究補助金之後,卻任教於中國軍方系統的大學。對此,日本政府將加強進行管制,以防止重要的安保技術及情報流出。

在讀賣的調查中,全國已有24名學者承認參加了中國的「千人計畫」或曾經接受表揚;有20人是從各大學官網或學者自己本人公開的個人檔案之中,確認有參與其中。這44名學者之中,還包括了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多位國立大學的退休教授,他們主要研究領域是機器人、人工智能(AI)等與軍事有直接連結項目,而物理學、數學及化學等國家科技基礎領域的學者亦不在少數。

報導中指出,這些日本學者參加的理由,主要認為「千人計畫」能夠保證提供高額的研究費,其研究環境也比日本更具魅力。2010年受邀至中國軍方所屬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教的日本男性學者透露,這個「千人計畫」提供他5年2億的研究費,還外加中國科技研究費的4800萬圓。這位學者的研究室有10名的中國學生,且還與他在日本任教的大學進行共同進行研究,每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待在中國,當任期屆滿之後,還能夠留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繼續進行研究。中國所開出的優惠條件,研究費已多到用不完。

在這44人之中,有13人在過去10年內,曾經接受日本的「科學研究費補助計畫」(科研費),每一個人領到的補助金都逾1億圓以上。根據文部科學省所公布的科研費資料中顯示,文科省發給了13人的科研費總額高達了45億圓,其中還有一名領取到高達7億6790萬圓的日本學者,他曾於中國沿海的一所大學擔任教授。

此次確認的這44名學者之中,有8人還在中國軍方系統的「國防7校」擔任了研究人員,其中也有5人曾經是「日本學術會議」的前會員或連攜會員。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