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返贫 中共离大崩溃不远了…(视频)

发表:2024-06-07 16: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家好,欢迎来到《看风云》节目。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

1、中国大陆房价下跌,地方政府财政枯竭,金融系统的崩溃就在眼前。经济低迷直接冲击到中产阶级,他们成为中国最焦虑的群体。

2、中共当局红线越设越多,中国互联网上的信息“断崖式”地消失,这种消除民众记忆的做法犹如文革。

中产阶级返贫

中国大陆各地方政府深陷债务危机,公务员减薪、银行裁员、教师降薪等席卷全国。很多地方公务员的工资都发放不出来了。有网友调侃说,公务员的铁饭碗,碗还在,但饭没了。

5月21日,中共举行全国地方党委金融办主任会议,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立峰在会议上表示,要严防三大风险交织叠加,三大风险分别是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还有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

旅美经济学者李恒青表示,这三大风险中房地产是核心风险。“现在房地产爆雷引发的大危机就在眼前,灰犀牛就在门口,黑天鹅天天在窗户外飞,严峻的现实令中共最高层着急了!”

李恒青解释说,“过去几年,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把大量融资都投到了房地产,房地产爆雷后留下巨额债务,有的估算是人民币60万亿(约8.3万亿美元),也有估算是90万亿(约12.5万亿美元),甚至接近100万亿(约14万亿美元)。这样规模的债务地方政府无法还,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欠薪,公务员在降薪,即使这样也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中国经济低迷,已经冲击到中产阶级,“中产返贫”成了热门话题,他们的处境成了衡量当下中国经济的一把标尺。

作为一个社会,中产阶级越多,社会越稳定。反之,中产阶级减少,意味着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长春的徐洁(化名),今年50多岁。20岁时,她与丈夫白手起家,做起酒店用品的生意,两人共同打拚了十余年,最终分道扬镳,丈夫将整个公司留给了她,二十余年来她自己打理生意,中间经历了再婚、离婚。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她也算是步入中产阶层,生意高峰时年收能达到近百万。

最近几年由于互联网的发达,实体店的经营每况愈下,最终她选择放弃生意,利用两间门市房,一间车库,四套房子,过起了“收租婆”的生活。

她告诉大纪元,说自己现在什么都不能做,无论投资什么,最后都赔得很惨,不去投资反而可以保住自己的财产。

她表示,她的收入明显缩水。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崩盘,她估计自己的房产价值损失了上百万元。

徐洁有一套地理位置还算不错的两室一厅,在疫情之前价值65万元,当时她没舍得将这套房卖出去,没想到现在中介公司告诉她,这套房只值45万元。她在中介公司以45万元登记出售,至今没有一人来看房。

她有两间门市房,在疫情期间因为封控,她以低价租了出去,但是现在合同到期她也不敢提高租金,因为现在经济不景气,大街上许多店面都是空置的,自己的门市还有人在租已经很幸运了,最起码能保证她一年还有近20万元的收入。

她除了房产价值缩水之外,几年前也投资基金等理财产品,结果数十万元打了水漂。

她也炒股,但是现在她不愿意打开电脑看股票,因为已经赔了40多万元。她说她可能是赔得最少的,只是玩一玩而已。

她还透露,她的女儿在澳门读大学四年级,女儿有个同学是成都人,父母原来也是中产阶层,但是突然家里没钱了,她只能边打工边学习。

徐洁说:“现在国内中产阶层都很焦虑。焦虑的是不敢花钱,开源开不了,只能节流。我给女儿买东西也是三思而后行,不像以前女儿要什么给买什么。我已经赔不起了,守住现在的收入就已经很好了。”

湖南益阳市的卢彬(化名)说,他身边有好几位有钱的中产阶层,他们都怨声载道。

“他们说现在一不上班,二不投资,三不开店,把钱存起来,慢慢吃、慢慢喝,能够活到老。只要手一动,去投资,肯定是亏,现在陷阱太多,大家戾气也比较重。”

中共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中国家庭储蓄达到19.83万亿美元,将近20万亿,创历史新高,说明大家都不敢随便消费了,其消费信心是近几十年来最低的。

旅澳历史学者李元华表示,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的中产阶级的比例非常小。中共几十年的经济“腾飞”,最大的受益者是利益集团,他们搜刮了全社会大部分的财富,或者贪腐了相当大的社会财富。

北京律师赖建平表示,中国的中产阶级是一个没有权利的阶层,有点小财富与中等的社会地位。这样的阶层他们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焦虑,第一是害怕整个社会没有发展,看不到前途,看不到方向,这意味着他们的经济地位很难保。

第二是害怕中国社会进一步倒退,意味着经济生活会进一步衰退,他们会从中产重新回到低产,甚至是无产。

第三是害怕基本权利没有保障,他们个人原来有那么一点点的自由,都会被丧失。

赖建平说,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哪个方面,他们都是最害怕、最焦虑的一个群体。中共体制不变,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中国互联网信息“断崖式”消失

据美国之音报导,中国互联网上的信息正呈现“断崖式”消失,特别是2005年之前的信息,很多现在已经搜索不到。专家表示,中共当局对信息监管进一步收紧,许多过去流通的信息现在都因为踩到当局红线而消失,这种消除记忆的做法犹如文革。

改编自华裔美籍作家严歌苓小说的《金陵十三钗》舞剧最近在中国展开巡演,然而在中国互联网上有关舞剧《金陵十三钗》的消息中,看不到原作者严歌苓的名字。

严歌苓的许多著作被改编为电影,包括《天浴》、《少女小渔》和2014年张艺谋的电影《归来》。她的这些作品在中国互联网上都能查到,只是作者是谁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几年前,百度百科上还能搜索到严歌苓的词条,为什么现在没了呢?

2022年,严歌苓在微信发表了批评中共当局隐瞒疫情真相的文章。后来在一次有关“铁链女事件”的访谈中,她附和着批评了习近平,以后她的名字就从中国互联网上消失了。

她的父亲、作家萧马(严敦勋)曾经在中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反右”运动中被打为右派。

严歌苓说:“我以为我爸爸那代人的命运,我们不会再经受了,现在看来我当时想得太天真了。”她认为现在的中国宛如文革再现。

最近一篇题为《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的网络文章在中国引发讨论。

文章说,中国互联网上大量内容正在迅速消失。比如,在百度上搜索“马云”,时间段设定在1998年到2005年,出来的结果竟然只有一条;搜寻其他企业家也遇到类似的情况。

美国南卡大学教授谢田表示,出现这种不寻常的现象唯一的可能性是,中共网信办要求互联网服务商将这些资讯抹去。这些资讯很多是在习近平执政以前发布的,显示当局监管进一步收紧。

在正常国家,人们还正在把过去的会议记录、历史文献等信息搬到网上,这正是互联网的意义所在,能包含越来越多的知识和历史。“中共则是在反其道而行,倒行逆施,这个跟中共要篡改历史有关。”

中国当局从公众视野里抹去数据,谢田认为实际上是在割断历史的一部分,为的是掩盖当局的罪恶。

他说,中共当局在经济、政策上前后矛盾的地方比比皆是,国家统计数据有太多的造假,当局担心民众去查历史数据,所以干脆让这些资讯消失,让大家查不到。

中共的政策经常前后反复,例如现在鼓励生育,从过去“只生一个好”、养老由国家来担保,到现在国家已经不给人民养老了,号称“三胎更比二胎强”,养老要靠自己和孩子。

旅美学者李恒青过去因参与六四学运被关押秦城监狱。2000年他来到美国,那一年,百度刚刚成立。当时李恒青好奇地在百度上搜索自己的名字。他惊讶地发现,竟然跳出自己高中时科技论文获得北京市一等奖的消息。

又过了几年,中国当局屏蔽信息的力度越来越大。李恒青再次在百度上搜索自己的名字,连一条结果都没有。

李恒青说网信办作为维稳系统,既屏蔽它认定的有害信息,还不断制造有利于当局统治的消息,这些资讯往往不是真实的。

他在中国有许多知识份子朋友,包括原来在清华大学的老师,这些人智商很高,但是缺少信息。他们有时会转发微信上的消息向他求证,内容不外乎是美国“恶意”制裁中国、抹黑美国的文章。

李恒青说,他们都是我很尊敬的老朋友,各方面的素质无可厚非,做人做事的原则都非常好。但是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因为缺少真正的事实来源,所以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这就是中共当局所希望的。

“中共网信办人员对网络上的内容一字一句谨小慎微地审查,这是体制造成的结果。底下的人生怕习近平哪天看到一句没有删除的话,自己会被当成两面人被习近平除掉,就像前网信办主任鲁炜在一夕间落马。所以那些信办的管理者很多时候‘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走一个’。”

互联网信息“断崖式”消失,李恒青认为说明中共当局感受到政权岌岌可危,早晚会出事。

他说,在力保政权存在的同时,不忘消灭记忆,这是所有独裁政权出事前的统一动作。

好的,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请记得点赞、订阅、留言,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世事变幻,笑看风云!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大家好,欢迎收看《看风云》,我是主持人。

喜欢我们的频道,欢迎点赞,订阅,评论,并开启小铃铛🔔就可在第一时间观看精彩内容哦〜

《看中国》订阅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干净世界《看中国TV》订阅频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来源:看中国视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