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古圣先贤教导人们的道德规范,是影响甚广的道德启蒙读物。(图片来源:正见网)
《弟子规》,是以教导儿童伦理道德及基本礼节为主,内容浅白易懂,押韵顺口,对儿童正确行为的规范具体明确,有助于让孩子养成良好品德。
【原文】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注释】
(1)短:缺点。(2)切:一定。(3)莫:不要。(4)揭:公开表露出来。(5)私:秘密。
(6)道:说。(7)善:美好的事。(8)思勉:想要做得更好。
(9)扬:宣传。(10)恶:过错。(11)疾之甚:因讨厌对方而过度宣传对方过错。疾,憎恨。甚,过分、过度。(12)祸且作:为自己招来灾难。
(13)善相劝:互相劝勉做好。(14)德:品行、修养。(15)规:劝告。(16)亏:损失。
【白话解说】
别人的缺点和过错,不要宣扬出去;知道了别人的秘密,我们也不要追问或到处张扬。
懂得欣赏并宣扬别人的优点,这是一种好的行为;被称赞的人知道了,会受到很大的鼓励,并且更加努力向上。
到处说别人的过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对方若知道你这样过度的批评他,反而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朋友之间应该要互相勉励一起做好事,这样彼此的品德修养才会愈来愈提升。如果发现朋友犯了错,你却不指正他,而让他一错再错,这样对彼此的品行都会造成损失。
【参考故事】
取人之长,忘人之短
齐桓公在位时,为了完成霸业而四处广求人才,当他了解了宁戚这个人的才能和人品之后,非常欣赏他,准备任命他担任重要职务。左右群臣知道后,争相向齐桓公进言说:“宁戚原是卫国人,请大王派人去卫国打听一下,如果他真的才德兼备,那时再重用他也不迟。”
齐桓公回答说:“我觉得这样做不对!我想每个人都曾犯过一些小错小误,但一般人都只记得别人犯过的小错误,而忘记人家的大才美德。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君王觉得找不到人才的原因。”于是决定立刻举行册封仪式,授予宁戚卿相的重要职务。后来证实宁戚果然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也由于宁戚的帮忙,齐桓公才能完成其霸业。
由此可看出齐桓公的大见识和大气度,他之所以能在春秋战国时代成就霸业,除了能知人善用、善于求才之外,也是因为他能取人之长而忘人之短的缘故。
(待续)
责任编辑:wendy 来源:正见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