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有着很独特的书写顺序。图为欧阳修书信真迹。(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古代汉字有着很独特的书写顺序,那就是由上至下,从右到左。这种顺序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借鉴西方文化,汉字书写形式才逐步改成现在的横排,由左向右书写。古代中国书写方式的形成,背后绝非一人所为。有人统计过世界各地各种文字的书写顺序,主要分为左行、右行、下行三种,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选择的是由右而左呢?
出土的文物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书写记载,显示古代人的书写方向是没有固定的。殷商甲骨文的排列,绝大多数是自上而下,而在左右行的问题上,有的是从右向左,有的则是从左向右。当时古人以左行为顺势,右行为逆势。缘何会出现这两种书写方向?
其实当时并非只有龟甲这一种书写载体,《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里已有“册”字,像竹木简编联之形。于是,有学者指出殷商已有竹木简册。西周金文中的“册”,亦指简册。据考古学家陈梦家的研究,西周的册命之制,是先将王命写在简册上,当庭宣读,然后再铸到铜器上。其时王左右有两史,一执简册,一读册命之文。不同的书写载体,会有不同的书写方向就像龟甲,是用刀在上面刻字。无论是向左刻或者向右刻,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直到竹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时,书写的方向渐渐开始固定下来。有专家对此进行论证,如汉学学者钱存训认为“这种直行书写的原因虽不可确考,但毛笔书写的笔划,大多是从上到下;竹木材料的纹理,以及只能容单行书写的狭窄的简策等,都是促成这种书写顺序的主因。至于从右到左的排列,……这大概是因为用左手执简,右手书写的习惯,便于将写好的简策顺序置于右侧,由远而近,因此形成从右到左的习惯。”
在中国古代,因为书写时是左手拿简,右手写字,一般是一根简一行字,并且为了右手书写的方便,空白的简是放在左边的。等到把一根简写完,写过的简为了和空白的简不相混,也就左手一根一根的向右边推去。在这种情形下排出的行款,写好的第一根简在最右,依次从右排到左。于是中国字的行款,成为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了。
责任编辑:轻描淡写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