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寻常的清晨,院墙高耸的庭院里春莺啾鸣。
刚起床的少女梳洗完毕,慵懒地坐在铜镜前,旁边站着垂首待侍的丫鬟。
镜前女子玉手芊芊,兰花指微翘,打开妆奁,描红点唇。
香炉氤氲,微风习习。这就是约两千年前,中国古代女子化妆场景。
古代的化妆
化妆,在中国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女子已经开始化妆。
在夏商周时期,受诸子百家“重德轻色”思想影响,人们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视为美的最高境界,这一时期的女子除了扑点粉以外,基本上是不化妆的。
秦代是红妆之始,“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打破了面妆色彩的桎梏,开启了后代妆容色彩化、造型各异的时尚风潮。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的面部装扮在色彩运用方面比以前更为大胆,此时出现了比较著名的“晓霞妆”(又称斜红)。
这种化妆方法从魏文帝宫中传出,相传魏文帝曹丕的妃子薛夜来眼角碰伤流血,血痕使之越发美丽,后人效仿,用胭脂涂画,时间一长便演变成为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
这一时期另一极具特色的妆容是“额黄妆”,《木兰辞》中花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这种妆容。
唐代国势强盛,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女子盛行追求时髦。元代伊世珍《琅嬛记》说唐代著名美女杨玉环必备唇膏、眉黛、妆粉、胭脂、加上首饰衣服作为装扮之需:
“‘膏神曰雁娘,黛神曰天轶,粉神曰子占,脂神曰兴赘,首饰神曰妙好,衣服神曰厌多。昔杨太真装束,每件呼之,人谓之‘神妆’”。
宋代女子妆扮属于清新、雅致、自然的类型,崇尚淡雅的风格。
才女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就偏爱菱花淡淡妆,她在《丑奴儿》中写道:“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元明清时期,女子的妆容逐渐转为以清淡、朴素为主。纵观中国古代化妆史,唐代那样的极致毕竟只是一时的时尚,薄施朱粉、浅画双眉的“薄妆”、“素妆”与“淡妆”更是中国女子化妆的主流。
古代女子化妆的八大步骤
俗话说:“人面桃花还须粉黛妆”,古代女子的化妆步骤一点也不亚现代,不仅化妆步骤繁琐,古人的化妆品还都是“无添加”的纯天然制品。
第一步:洗面
《礼记》中记载,古人会用淘米水洗面,利用其中的碱性成分去除污垢,洗完之后要“施以膏泽”,滋润面部,作用类似今天的水乳。
第二步:妆粉(粉底)
自古以来,中国以肌肤白皙为美女的标志。古代的妆粉主要分为植物类的米粉和金属类的铅粉两种。
天然成分的米粉在美肤的同时不会产生副作用,但也有它的缺点,比如附着力不如铅粉强,需要经常补妆,而且增白功效与光泽度也不如铅粉明显。
第三步:胭脂
“红颜知己”中的“红颜”就是指施了胭脂的容颜。
五代时后唐的学者马缟在其《中华古今注》里说,胭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支”。如果马缟的说法属实,那么胭脂至少已经存在了三千年。
第四步:画眉
中国古代女子化妆不画眼妆,但极重视眉妆。画眉最早使用的化妆品是黛石。在画眉之前,还要用镊子拔去部分眉毛,类似我们今天的修眉。
到了秦汉时期,人们也用蓝草提取的汁液制成粉,供女子画眉之用。到了南北朝时期,女子们已经广泛地使用它来画眉。
《西京杂记》中说:“司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远山,时人效之,画远山眉。”除了远山眉之外,汉代要属长眉最为流行,它是在蛾眉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特点是纤巧细长。
第五歩:额黄妆
南北朝时的画家杨子华作《北齐校书图》,画北齐后宫的女官校对图书,就把这些女子的额头画成黄色。
额黄妆和黄粉妆统称黄妆,指妇女在额发际或面部涂黄色粉或以黄粉在眉心作圆形、月形而得名。
《木兰诗》里叙述木兰恢复女儿身份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额黄妆。
在古代,额黄妆是未出阁的少女常用的装束,所以在民间,“黄花闺女”成了少女的代称,而且沿用至今。
第六歩:花钿
唐代最为流行,与“贴花黄”类似,是用金、银、铂、珠、翠,经过加工剪刻制成薄片的饰物,它贴在额头、眉心或鬓边,脸部的两侧。
据说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躺在梅树下歇息时,风吹梅花正好落在公主额上,公主额上留下了五个花瓣的印记。宫中女子觉得梅花印很好看,于是开始仿效,剪梅花贴于额头,“梅花妆”由此诞生。
第七歩:面靥
这种化妆法在唐代很流行。又称“笑靥”、“妆靥”、“花靥”,靥指的就是酒窝。面靥妆是用各种颜料在两颊酒窝处点搽一定形状或花纹的面饰。
关于面靥妆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宫廷生活的一种特殊标记。当一个宫中女子来了月事,不能接受帝王“御幸”,只要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点即可,以后这种做法被传到民间,逐渐变成一种妆饰。
第八歩:饰唇
饰唇就是以唇脂涂抹在嘴唇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涂口红。
汉代女子饰唇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朱砂,但朱砂本身不具有黏性,敷在嘴唇上很快就会被口沫融化,所以古人在朱砂里面,又掺入适量的动物脂膏。
制作唇脂一般以动物油脂、矿物油脂、矿物蜡和各种香料制成,涂在唇上以防开裂,如需颜色,则以朱砂、紫草、黄蜡或其它色素入油调和。
中国人自古就喜欢唇小的女子,所以才会有“樱桃小嘴”。饰唇前要把唇部也涂上妆粉,以掩盖原来的唇色,再用唇脂画出唇形。
古代皇室女子如何护肤
太平公主——桃花面膜
太平公主为保持容貌,使用一种特殊的面膜:每年农历三月采桃花,阴干后磨成粉,等到七月将之混以乌骨鸡血调制成面膜敷脸。据说这款特殊的面膜具有神奇的美白效果。
杨贵妃——太真红玉膏
太真红玉膏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所用的美容秘方,使用后颜面红润悦泽,娇美异常。取杏仁浸泡去皮后研为细末,与轻粉、滑石粉各等份合在一起,蒸过后加入少许冰片、麝香,用鸡蛋清调为膏状,每日早晨洗面后敷之。
武则天——神仙玉女粉
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
其保养方法是五月初五采益母草全草,晒干后成如鸡蛋大药团,再晒干,细研过筛。用时加十分之一的滑石粉,百分之一的胭脂,调匀,研细,沐浴或洗面、洗手时,用药末擦洗。
慈禧——护发秘方
慈禧七十多岁去世时仍一头青发,与平日爱护头发有关。
慈禧的护法秘方:用零陵香,辛夷、玫瑰花,檀香,川绵纹等加工研末,使用时头发洗净后,药末涂抹头皮、头发,待约半小时后,用篦子篦去,既可香发,又可护发。
永和公主——澡豆美容法
唐代永和公主经常使用一种澡豆,使她保持了皮肤白嫩细腻,柔软而富有弹性。
她的澡豆制法是:先把澡豆熬成粥,再把粥干与、黑豆、白芷、白蔹、白及、皂角及少许麝香一起捣为细末,洗澡时用“香皂”蘸药粉涂抹全身,可以使皮肤幼滑白嫩,身体芳香不散。
古代男人也化妆!?
其实不光是女人爱美,古代男子同样会化妆,特别是上层贵族阶层。考古发现最早的化妆用具即为男性所用。
湖北枣阳九连墩一号楚墓出土“可擕式”梳妆盒,盒内分置著铜镜、木梳、刮刀、脂粉盒和小木梳。在汉代,许多男性墓中也随葬有丰富的化妆用具。
后记
化妆,作为中国女子日常生活习俗,不论秦汉的质朴清纯、魏晋的雅逸秀美、还是唐代的秾丽丰腴,都反映着古人生活风尚的变迁,以及中国古人关注自身形象的爱美之心。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