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家乡(组图)

作者:假装在纽约 发表:2016-03-06 07: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电影《布鲁克林》剧照(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3月06日讯】最近我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入围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布鲁克林》,另一部是多年前的国产片《立春》。之所以想把两部片子放在一起说,是因为我隐隐觉得,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隐秘的关联。

1、

《布鲁克林》根据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Colm Tóibín)的同名小说改编,讲的是上世纪50年代一个爱尔兰小镇姑娘独自离开家乡,漂洋过海到纽约布鲁克林安家落户的故事。因为讲的是移民,所以被很多人嘲讽为是美国的爱国主义主旋律影片。

片子的主角叫做艾丽斯(Eilis Lacy),名字和纽约的埃利斯岛(Ellis)发音相似,只是拼写略有不同。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的安排。

埃利斯岛紧挨着自由女神像所在的自由岛,离曼哈顿直线距离只有15公里。19世纪晚期,美国联邦政府在这个岛上设立入境检查处,此后几十年里,有1200万来自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怀着梦想,从这里入关进入美国。也因此埃利斯岛成为了美国移民史的一个象征性地标,今天这个岛上还设有移民博物馆。

在电影里,艾丽斯在经过了漫长而痛苦的海上航行之后,正是在埃利斯岛接受海关官员的盘问之后入关的。

推开那扇大门,来到一个新的世界,新的人生从此展开——片中的这个镜头,最诗意、最形象地表现了移民这件事所有的意义所在。

2、

但是,在真实的人生里,移民远远不只是这样一个诗意的时刻,而是一个漫长、复杂、痛苦的过程,没有亲身经历过很难体会其中包含的种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和挣扎。

在英文里,讲到‌‌“移民‌‌”时除了常见的migrate以及immigrate和emigrate,还常常会用到另一个词,exodus。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圣经故事里的‌‌“出埃及记‌‌”,讲的是犹太人在沦为埃及人奴隶400年后,最终不堪剥削和奴役,在摩西的带领下走出埃及,历尽艰辛最终到达流奶与蜜之地的迦南。

每一个背井离乡到了海外的人,都同样走过一条艰辛的道路,他们的故事都是一部堪称出埃及记的个人史。

现代英文词典里对exodus的解释是,‌‌“departure from one's native land to settle in another.‌‌”移民这个过程,包含的正是这样两个部分:首先是‌‌“离开‌‌”故土,然后是在异乡‌‌“留下‌‌”。

要留下,就意味着必须要融入新的社会,要在异乡过得心安理得。来到一个新的国家,新的社会,你过去所有的人生经验都不再适用,所有的一切都要打散、推倒重来。你需要去学习新的语言、新的说话方式、新的社交礼仪,你需要学习揣摩新的规则和潜规则,甚至你的胃都要去适应新的食物和烹饪方式。就像一棵被连根拔起的植物,需要在新的土壤和阳光风水里扎根。

但是这些都还只是小事,更困难的是要面对一个新的身份认知(identity)。在你自己的国家,你是社会里的大多数,你身边有千千万万个和你一样的人,所以你不需要思考身份问题,这个问题永远也不会摆在你面前。但到了一个新的国家,你突然变成了少数(minority),成为了主流社会看不到的‌‌“他者‌‌”,被抛到了社会的边缘,你会有一个心理落差,会感到身份危机,你需要完成心理重建,重新确立‌‌“你到底是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到了海外以后变得特别爱国,除了思乡之情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一个心理上的原点,来确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坐标。

很多人终极一生,都无法完成这样的心理重建。

你看过去一百多年,那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每到一个国家、每到一个城市,都建起唐人街,顽强地把对故国的记忆一点点具象,用灯笼红烛,用阳春面蛋炒饭,用一个个店铺,一条条街,一个个餐馆,硬生生造出一个个中国城。那也是他们寻找自己身份认知、完成心理重建的过程。

不只是中国人,每一个国家和种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需求,需要和自己有一样文化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布鲁克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主角艾丽斯到了美国以后住在布鲁克林,她所生活的社区就是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的聚居区。

不过,电影对于艾丽斯如何融入美国社会基本上没有涉及,也没有讲她在身份认知上的心理挣扎,只是简单地讲她遇到了一个爱她的意大利男人,从此她之前遇到的一切困难都不再构成障碍,她找到了依靠,从此可以心安理得地在新大陆落地生根。

3、

电影讲述的重点,是移民这个过程的第一个部分,离开。

为什么要离开家乡,为什么要离开故国,去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和国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但是所有的回答其实都是同一个故事,那就是要寻找更好的生活。

《布鲁克林》里的艾丽斯,一共经历了两次离开。第一次发生在影片的开头,原因很简单,她在家乡的爱尔兰小镇找不到工作,而她姐姐托人找的神父,告诉她可以在美国找到工作。所以她带着犹豫和不舍,踏上了远涉重洋的旅程。那个时候对她来说,更好的生活就是能够养活自己。

在电影的第二部分,由于姐姐去世加上思乡心切,艾丽斯又回到了爱尔兰。出发前她信誓旦旦地对深爱她的丈夫、那个意大利水管工表示,很快就会回到美国、回到他的身边。

但是到爱尔兰之后,慢慢地她却对是否回美国犹豫了。她临时顶替姐姐的工作,由于表现出色,对方希望她能长期做下去。同时,有一个英俊多金的富家子弟开始追求她,也让她的内心产生了动摇。再加上母亲已经年迈,那个年代交通还很不发达,假如她执意回美国,很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再见母亲一面。

就在她犹豫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她之前在美国和未婚夫偷偷去登记结婚的时候,碰巧被一个爱尔兰乡亲撞见。这个消息竟然辗转传回了爱尔兰,被镇上杂货店的老板娘知道了。刻薄的老板娘以此要挟她,声称要把她私定终身的事告诉镇上的每一个人,让她身败名裂。

正是这件事,像一道闪电一样击中了艾丽斯,让她彻底地清醒了过来。她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忍受爱尔兰小镇上保守、陈腐、封闭的生活,无法忍受这里刻薄而爱管闲事的人们对自己的窥探和指手画脚。她需要回到美国、回到布鲁克林,去呼吸那里更加自由、更加清新的空气。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坐上了回美国的远洋轮船。这是她的第二次离开,虽然仍然带着不舍,但是义无返顾。

第二次离开,对她来说,更好的生活,就是不必再忍受别人指手画脚的自由。

4、

正是影片末尾的这个情节,让我想起了《立春》。

每年立春这一天,《立春》这部电影都会被无数人从记忆里翻出来,在朋友圈和微博上一次次念叨。以至于有人忍不住出口嘲讽说,没想到立春这个大IP,被顾长卫独占了。

可是,大家对这部电影如此念念不忘,难道不正说明了它击中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一根敏感的神经吗?

那根神经,就是对于‌‌“离开‌‌”的渴望。离开让自己窒息的环境,去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呼吸更加自由的空气。

和《布鲁克林》一样,《立春》讲的也是‌‌“离开‌‌”这件事。在王彩玲生活的那个保守封闭的北方小县城,王彩玲和其他几个角色被周遭的人们当成怪物一样对待,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爱唱歌剧、爱画画、爱跳舞,不结婚,与众不同。


电影《立春》剧照(假装在纽约)

他们的艺术水平是不是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甚至他们是不是存在性格缺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想要一个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的社会环境。

所以,王彩玲想要离开,想去北京。在她的想象里,北京能够给她提供成为歌剧演员的工作机会,能够帮她搭上‌‌“唱到巴黎歌剧院去‌‌”的桥,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光明磊落,不被嘲笑,不被指手画脚。这是一个县城女青年所能想到的,中国版的‌‌“更好的生活‌‌”。

在电影的开头,王彩玲一次次地坐火车去北京,费尽心机、散尽家财,只为了托人办一个北京户口。但是现实一次次地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到最后她也没有能够离开。电影的结尾,王彩玲终于向命运投降了,她不再唱歌剧,走进婚介所,去福利院抱养了女婴,在菜市场卖猪肉。她收起所有曾经拼尽一切的张牙舞爪,开始过在旁人眼里属于正常人的生活。

《立春》和《布鲁克林》,讲的都是离开。两部电影放在一起,《布鲁克林》温暖耐看,而《立春》则荒诞而无奈。那个北方小县城到北京的距离,远比几十年前爱尔兰小镇到布鲁克林的距离,更远,更遥不可及。

5、

为什么我们要离开家乡——离开农村,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去省城,去北京,去上海,去纽约?

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艾丽斯,也都有一个王彩玲。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