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产能过剩威胁中国经济

发表:2013-06-24 03: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06月24日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减速。市场担心国内规模空前的信贷泡沫,有些则认为中国不再是国际增长的核心。产能过剩依旧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今天《金融时报》由Jamil Anderlini所撰写的文章描述了产能过剩和产业补贴是如何威胁中国经济的。中国4万亿元的刺激项目让产能过剩雪上加霜,造成了钢铁、水泥和铝等一系列产品在出口市场转弱、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及金融紧缩的情况下继续增加产量。

中国领导人们在2005年就非常担心产能过剩问题。在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论坛上,修复产能过剩问题成为了平衡经济的核心。IMF2012年发布的四号文件显示,中国的平均资本利用率从2007年底的80%下降至了2011年的60%,显示着经济运行效率减慢。中国自从2000年开始就受困于低于80%的利用率,而2007年的高峰主要由外部的需求所推动,也随着雷曼兄弟的倒下而风光不再。尽管中国的GDP增长率在危机后迅速恢复,但是IMF发现中国自1997年以来经济增速就低于潜在增速,而这一问题并不完全是由周期性引起的。产能过剩影响了中国的许多行业,包括化工,钢铁和可再生能源这样的新兴产业。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受到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影响。

中国制造业PMI中的产生品指数在三月攀升至50.2,说明产能过剩问题正在趋于恶化。尽管之后该指数跌至了50以下,但也不足以打消市场的担忧。最近,我们观察到中国部分钢铁公司停止了一些工厂的生产。而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致使PPI在五月下跌了2.9%。要解决这一问题绝非易事。在2013年的报告中,中国钢铁协会主席徐乐江提出了四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央经济工作坊提出分“四批”解决:第一批由国内需求的生产和扩张解决,第二批由加快开放在海外解决,将第三批通过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合理化,而第四批过剩的产能则经由安全能源排放标准而消除。”“至于钢铁过剩的产能,我们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通过竞争解决。尽管在此过程中会有所损失,但这不是可避免的。钢铁企业必须努力工作,积极走出去改变产业链,提高产品的丰富性及质量,保证市场竞争及多样化。”这基本上意味着“更快的折旧以及更慢的新投资增速”。也就说明已经受到产能过剩影响的行业可能会在去杠杆化和合并产能时经历更严重的阵痛。

来源:财经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