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朱民:结构转型乃中国经济最大挑战

发表:2013-06-24 03: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06月24日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对BBC中文网说,转换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难题,“既要维持经济一定程度的增长,又要保证平稳转换,这是很大的挑战。”朱民说,中国经济的大问题是投资比重太高。金融危机以前是出口比重太高,危机以后,随着需求下降,出口比重下降,通过国内投资来弥补需求带来弊端。

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加之西方国家深陷金融危机,将朱民迅速推上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高层,2011年7月他被任命为副总裁,是第一个获此职位的中国人。采访前,朱民的助手一再强调,朱民不便对中国经济做具体评价,因为这有“利益冲突”之嫌。但谁都知道,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比重日益提高,谈世界经济又如何能绕开中国经济,尤其是在世界经济急需中国因素提振的当下?

朱民对BBC中文网说:“大家关心中国经济7.5%的增长是不是太低了,这不是主要问题。速度不是主要问题,是经济质量。这主要是转换经济结构的问题,转到以内需为主的模式。”包括惠誉评级机构在内的一些机构警告说,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信贷风险,不少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依赖银行信贷度日,一旦中止只能倒闭。惠誉说,中国的信贷泡沫可能“史无前例”。在谈到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时,朱民没有置评,而是重提“经济结构转型”的挑战。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当今金融界的热门话题。回顾历史,美国经济早在19世纪中期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但直到百年后,美元才替代英镑成为通行天下的国际货币。如今,中国经济尚未超越美国,人均GDP更是相差甚远,此时谈论人民币国际化是否为时过早?

朱民并不这么认为。他对BBC中文网说,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真实的过程”。他说,中国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已超整个贸易比例的10%,这个比例已不算小。但他承认,这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短板”就是投资渠道的欠缺。“只有以这个货币计价金融资产,这个货币才能在国际上用起来。”“在今天的世界里,有金融资产很重要,这需要发展人民币的债券,国际化的债券市场,资本市场,使持有人民币的人能进行投资,这样人民币国际化才能真正打开。”

作为IMF首名高管的中国人,朱民认为中国在IMF的分量提升是全球实体经济的反映。随着新兴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上升,它们在IMF的分量也会日渐增加。朱民说,IMF也在做出不断调整,增加新兴经济体的投票权,“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不然国际组织就会丧失其权威性。”

来源:BBC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