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引起各方关注

发表:2012-07-15 10: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经济放缓成为中国舆论关注的焦点。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表示,中国必须立足于经济增速不能掉到7%以下,否则会引发失业等“社会深层次问题”。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孔爱国直言问题根源仍是政治体制。他说,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且一定得从根本改起,“为数不少的既得利益者会痛苦,但不改革,以后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新华社14日以“经济失速引发中国式焦虑”为题指出,最新公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告对决策层与经济学家而言,都无法令人感到鼓舞。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昨天说,中国上半年经济成长率7.8%,跌破8%,原因是外需严重不足、内需趋缓、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已是较好成绩。

报导说,尽管专家对未来经济走势及改革方向看法分歧,但几乎所有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都认为,中国要加快改革来促进经济发展,专注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促民生”等长期经济问题。

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表示,中国必须立足于经济增速不能掉到7%以下,否则会引发失业等“社会深层次问题”。中国外汇投资院院长谭雅玲则认为,目前讨论的通货紧缩与物价关系不大,而与情绪有关,他觉得“没有通缩前兆”。

银河证券首席分析师潘向东指出,目前“经济增速回落已取代物价压力”成为大陆的主要矛盾。短期内,“稳增长”仍然需要靠投资,“因为在消费、出口、投资这‘三驾马车’中,出口受海外需求影响大,消费转型是个中长期的过程,唯有投资最有效”。他预计,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止稳回升的趋势,但未来3至5年的增速会下降。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13日在其博客中对2012年二季度GDP数据进行了点评。连平表示,中国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仍处于可控范围。

连平认为,首先,从GDP增速回落持续的时间和幅度看,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要明显好于2008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中国经济增长回落幅度为5.8个百分点。而本轮经济增速回落幅度只有2.2个百分点。

其次,以就业而论,2008年沿海地区出现了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潮”,而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是600万左右,在城里面打工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增长了2.6%。

最后,从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来看,虽然GDP增速持续走弱,但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都超过当期GDP增速。这些都表明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并未明显影响居民收入,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仍处可承受区间。

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孔爱国勇于触碰政治体制改革议题,他盼中国经济迈向真正的市场机制。

孔爱国14日接受中央社记者专访时,畅谈中国经济各方面问题,但直言问题根源仍是政治体制。他说,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且一定得从根本改起,“为数不少的既得利益者会痛苦,但不改革,以后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总部位于伦敦的研究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在上次经济低迷(即2008年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创建了自己的中国指数。该公司经济学家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说,为解答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的疑惑,我们也建了个指数,而让我们意外的是,它一般来说与官方数据基本接近,但今年初二者开始出现偏离,所以关于数据质量的怀疑还是有道理的。

凯投宏观的这个指数显示,中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速在7.6%左右,比官方GDP数据低0.5个百分点。

来源:法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