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与恐慌疲劳

作者:陶冬 发表:2011-10-20 17: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时,笔者住在此京。第一、二次有震感时,第一时间冲出门外,站在空地上等天亮。到第五次有震感时,就不再惊慌,留在家中继续睡觉。这种做法是否安全,另当别论。不过从心理学上,人们有恐慌疲劳,即同一危机不断刺激神经时,人们的心理恐慌将随时间而递减。市场对欧债危机,便有恐慌疲劳感。

在连续两个月遇到强烈沽空后,欧洲银行股出现强烈反弹,并带动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大涨。从对欧债危机及银行流动性的极度悲观,到目前的相对乐观,其实只有德、法领袖就解决欧债危机方案的一个时间承诺。方案的框架缺乏,资金来源、操作程序也不清楚。

欧债危机至今已近两年。出问题的国家已经由希腊蔓延到几乎整个南欧地区,危机的性质已经由债务危机转化为银行危机,危机的程序已经由流动性短缺升级到信用危机、破产危机。

笔者看来,欧洲领袖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离祭出实际有效的、决定性的解决方案,尚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不是技术性的,而是埋藏在欧元先天性的缺陷-利益错位。法国银行需要注资,但是法国政府出资随时可能导致法国主权评级下调,导致主权债务困局和上升的资金成本。于是法国主张银行注资应该在国家之上的欧盟单位进行,即由EFSF出马。但是EFSF并不能印钞票,由它拯救意味着德国等其它国家为法国买单。欧盟领袖认为EFSF资金不足,不妨通过借贷抵押,将资金杠杆上去。但是通过欧洲央行抵押扩张,意味看欧洲央行承受巨大的(几乎是无限的)欧猪违约风险。尽管大家都知道,现在到了出钱的时候,但是谁来出钱的问题并未解决。

从目前的信息判断,欧洲会有一揽子方案出台,包括加大民间债权人对希腊债减债的力度、扩大EFSF杠杆并向ESM过渡、协调地重整银行资本金、修改公约增强财政政策的统一性。这些在纸面上看都不错,但是一涉及谁出资,问题就来了。

新方案没有一项可以做到绝对有效的,而欧洲领袖寄希望于整体方案可以提升市场的信心。届时提出的方案细节能否满足市场的预期,是未知数,能否有效解决欧债危机,更是未知数。Over promising and under delivering(承诺过度、兑现不足),是欧洲政客的通病。市场只是在恐慌疲劳症下,让极度超卖的市场作出技术性反弹。笔者看来,欧债危机没有完,欧债危机的最坏时间也还没有到。

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