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将第一村”最后的岁月(组图)

发表:2011-08-13 01: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位于广东顺德的容里麻将村,一座曾占据超九成国内市场的行业基地,如今大限在即。十多年辉煌过去,随着成本激增,长三角麻将机产业崛起,容里麻将优势渐失,淘汰已成定局。而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让政府下了停产搬迁之心。2011年底前,当地全部麻将企业限令撤离。如今,相继关门的麻将厂,谋求出路的老板工人,构成了“麻将第一村”的最后图景。


三名工人搬运麻将生产原料。

“顺德容里麻将生产销售中心”,也就是当地人口中的“麻将村”,位于广东顺德容里工业区。与生产电器的高大明亮厂房相比(顺德是中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这群掩盖在残破铁皮厂房下的作坊,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是工人近3万,年产近百万副麻将,占据超过九成国内市场份额的行业基地。一副麻将的生产流程要经历至少十几、二十道大小工序,包括冲压、开料、刻字、上色等。


一名开料工人正在分割压好的塑料。

早年“雀友”玩的麻将不是价高就是手感不好。上世纪70年代末,一位叫谭清平的容里人从美国人手里拿到麻将工艺,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副有机塑料麻将,并通过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制作工艺在坊间传开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容里村的麻将家庭作坊遍地开花。鼎盛时期,全村拥有多达200多家麻将厂,产品行销海内外。


工人将牌坯放进滚筒,利用水泥浆就将四角粗粝的初坯变得椭圆状且光滑。

专注生产有机塑料麻将,让无数容里人发家致富。而近年来,自动麻将机的流行为麻将生产带来了新要求(配套麻将是由内含磁铁的塑料粉压制而成)。在顺德当地缺少麻将机配套企业的情况下,容里麻将村遭遇长三角地区新型麻将生产企业的巨大冲击。


工人对一堆麻将进行分类,去除瑕疵品。

由于麻将行业本身利润率不高,容里村一些老板在赚足了第一桶金后,通常会选择投资到其他领域。同时,数十年如一日维持着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满足固定客户的订单,也让老板们安于现状。尽管大部分企业如今已转型生产机麻配套麻将,没能第一时间占领新市场的容里麻将市场占有率逐年下滑。


工人搬运麻将,合格品被送去刻字。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用工制度的规范,以及原材料上涨,麻将行业的利润空间日趋狭小。多家企业老板们证实,如今容里麻将行业的利润率低于1%,一副 100元普通麻将利润不足1元。而在5年前,利润率还高达8%。而外地如江浙、福建一带的麻将企业,因为租金等成本低,其利润率也远远高于顺德本地。


工人对麻将进行上色。

珠三角地区工业用地紧缺,顺德早已面临严峻的土地资源瓶颈。今年3月,物业方突然提高租金,从原来的每平方米8元涨到15元,租金提高90%以上。而日趋严重的用电形势,也给薄利润的麻将行业带来巨大冲击。“这几天下雨还好,一个星期前还是错峰用电,一、三、五停电,像我们这种小厂没有发电机,只能坐以待毙。”一位老板无奈地说。


一家摆着财神的作坊里存放着上完色的麻将,再次接受抛光并去除多余颜色。

一副麻将从进原材料开料到包装出厂,至少需要10个连续的工作日。这些麻将经挑选成副后抛光打蜡,最后包装成盒运往武汉汉正街、义乌以及河北白沟等小商品批发地,以50元左右价格进入普通民众家中。这样一副麻将可以使用3-5年时间。


中午休息时间,两名工人就地简单就餐。

有机塑料麻将市场不景气,又没有麻将机企业的大单,容里麻将产业不断萎缩。1996年整合进入容里华昌工业区的100家麻将厂,如今只剩下约20家。原先上百人的工厂,往往只剩十几个人。“我最多再干两个月,就不干了。”企业主林明经常重复这句话。在他那间约400平方的厂房中,现在只有两名工人,外加一个年迈的保安。


一家工厂将废气排放口安装在厂房墙壁上,不断排出浓烟。

作为规模小、效益低、耗能高、环境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麻将工厂在给容里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环境。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的工艺粉尘和废气,让麻将村的空中永远弥漫着带点香、又掺杂着点酸的塑料味道。


工人清洗使用后的打磨机。

麻将打磨环节中使用大量水泥浆,每天打磨两三百副麻将牌后,滚筒内的泥浆就得更换,大量排出的废水和污泥成为了污染的焦点。


少数有污水池的一家麻将厂里,一位工人正用水管把污水吸到污水收集车上运走处理。

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存在着无排污许可证、无配套排放措施的情况。经年累月的废水、废渣和粉尘排放,早已堵塞了这里的下水道。容桂街道办一位负责人称,麻将村废水主要排进了投资1.3亿元整治的眉蕉河,对水源影响很大。


一些运货车缓缓经过,大半个轮胎被废水淹掉。

那些“无路可走”的泥浆和塑料碎屑的废水流到厂房后面的空地上,形成巨大的污泥池,有些工厂侧面的干道甚至被整个淹没。越来越多的废渣和粉尘堆积路面,积水的颜色越来越白。


路面上凝固的泥浆,中间夹杂着弃置的废料。

在麻将城内每座厂房的周围,都堆积着乳白色的凝固泥浆,特别是两座厂房间的狭小空隙,因为常年累月废水排过,沉淀的泥浆甚至抬高了地面。


麻将打磨车间排出的废水废渣浸泡在厂房四周,厂房墙壁已覆盖着厚厚的沉淀物。

老板们也已早就意识到麻将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会不断加剧。早在10年前,容里60多家麻将工厂就共同出资建设了一座污水处理厂。但是,前20年无节制排放造成的污染,显然不是后10年的些许努力可以弥补,而不断下滑的利润更是让麻将企业的环保举措力不从心。


一名小孩在路边玩耍,面前是企业排出的泥浆废水,身后的编织袋内装着打磨麻将用的石粉。

2011年6月8日,容里村所属的容桂环保部门召开“麻将城内麻将生产加工企业主会议”,政府要求麻将城内所有企业年底前完成搬离,否则将采取强制搬迁。“就算政府不赶(我们走),我们自己都不做了。”很多老板都明白,麻将行业被清理,除了环境问题,还因为产业自身的利润率实在太低。


一位工人披着破衣物准备搬运作业。

从1996年算起,容里麻将城走过了15个年头。曾经的“麻将第一村”,不得不面临被关停的命运。最后的时间里,企业主们或忙于搬迁,或筹划转行。不足万人的工人中,一些没活干的也开始外出“揾食”,寻找下一份工作。


在容里,许多工人拖家带口前来谋生。

1998年,30岁的廖体操来到容里做开料工人,后来将老家的两个孩子和不少亲戚老乡也带到这里。尽管塑料切割的气味酸臭难忍,但几个老乡还是觉得比在家里插秧轻松。如今,他们都感受到了下岗的威胁。


麻将村里工人简陋的住所。

工人姚先生说,“我不担心,我是开机器的,液压机很多行业都有,不会失业。”而对于部分技能单一的工人来说,麻将村消失后再找一份相同薪水的工作很难。


可以预见的将来,麻将村所在位置将重新开发。

2008年,容桂政府规划建设东部新城,这是未来容桂城市的新中心,而麻将村刚好处于规划地带。历经兴衰的“麻将第一村”,终将随着又一波建设大潮的来临消失得无影无踪。

来源:网易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