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有多大(图)

作者:章云 发表:2011-03-26 15: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空中国不再是国际对冲基金的专利,现在各种有关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风险的报告提示甚为流行。在日本大地震、利比亚战争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等一系列阴霾之下,成为制造市场恐慌的又一因素。

近日有报道称,巴克莱资本对逾1000家机构投资者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约27%的投资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急剧减速的风险对市场威胁最大,其威胁性超过中东和北非政局动荡引发的恐惧,以及主权债务和通胀飙升风险引发的担忧。《华尔街日报》也发表了一项对美国风险经理的最新调查,14%的调查者认为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是第一大新兴风险,在2009年仅有4%的人持有这一看法。

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在年初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就成为重要话题。市场将中国经济的硬着陆、发达国家的财政危机,以及广泛的资产价格崩溃,视为今年以及未来几年全球稳定面临的最大风险。尽管中国似乎顺利地渡过了金融危机,但是主要是依靠极高的信贷增长来实现这一点的,因此面临着很大风险,经济严重放缓的可能性大于20%,而其连带的影响将会更大。

“硬着陆”的可能性随着中国通胀压力不断增加以及货币政策被迫持续紧缩而得到提高,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则被视为导火索。美国“空头大师”詹姆斯•查诺斯不久前表示,已经开始对赌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他是一批“做空”中国的对冲基金的代表。国内舆论一般认为,无法直接参与国内市场的做空中国的对冲基金,其高调的言论更像是期盼而非事实。

以惠誉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则将目光放在了中国的银行业,他们认为由于创纪录的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飙升,中国在2013年年中以前爆发银行业危机的概率高达60%,风险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的信贷。当然,中国的专家照例对这一耸人听闻的言论进行批驳,因为中国有了各种防范等等,而且中国经济不会陷入衰退,即使出现“软着陆”,那些地方政府的借款也有国有资产和政府信用担保。

这些“看空”的言论看上去与中国经济的现状、特殊的宏观调控能力不相符合,因为依照过去的经验看,中国都能渡过难关。但是,笔者觉得这种自信与乐观可能也是危机的根源之一。而且从目前的形势看,地方主义正在抵消中央宏观调控的努力,比如在房地产调控、地方投资等问题上,地方政府处于阳奉阴违的状态,中国传统上管理经济的高效率出现了问题。

所有担心中国出现“硬着陆”风险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而且“着陆”几乎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只有“着陆”方式的区别。这里面有个基本的逻辑,即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业2009-2010年间投放了创纪录的17.5万亿人民币贷款,从而刺激了房地产价格大幅飙升与通胀。一般而言,当信贷增长连续两年超过15%,同时房地产价格上涨超过5%时,银行系统将面临系统性压力。过去两年,中国这两个指标远超这两个数字。

中国必须收紧货币以防止通胀与地产泡沫的继续发酵,但中国脆弱的经济结构,以及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让承受紧缩的能力大打折扣。所以,硬着陆的风险仍然存在,这是中国必须面临的现实。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