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引爆政治隐喻狂欢

发表:2011-01-03 23: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8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最新一期亚洲週刊的封面专题是:让子弹飞引爆政治隐喻狂欢。中国电影《让子弹飞》票房冲破四亿大关,在中国引爆一股政治索隐、解读现实与歷史的浪潮,认为它的魔幻现实主义带有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政治隐喻。无论左、中、右都对电影阐述的革命主题表示肯定,片中台词和意向被认为是对中国贪腐现实的讽喻,反映当下中国社会暗潮涌动。「让房价飞」、「让工资飞」等也成为嘲讽现实的潮语。

《让子弹飞》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中国大陆导演姜文执导并携手周润发、葛优、刘嘉玲主演的《让子弹飞》,讲述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名为张麻子(姜文饰)的土匪冒充县官马邦德(葛优饰)在鹅城上任,与鹅城恶霸黄四郎(周润发饰)斗智斗勇的故事。而张麻子真名张牧之,曾跟随蔡鍔南征北战,参加过辛亥革命,蔡鍔病逝后张牧之不满官场腐败、军阀混战而落草为寇,当他遭遇黄四郎这个恶霸时却又重燃起早年的革命理想。而黄四郎也并非一般的恶霸豪绅,他家财殷实,早年留过洋,武昌起义时曾对革命有功,之后利用革命后获得的权势控制官府、欺压百姓、谋取暴利。因此,张麻子与黄四郎的斗争从最初的打劫、復仇,很自然演化为以「公平、正义」为名的打土豪、分财產的一场革命。

《让子弹飞》片中的隐喻有哪些呢?

电影《让子弹飞》充满象征和隐喻,而观眾对其解读不一,例如:子弹: 一、姜文把自己比喻成枪,把自己的电影比喻成子弹,让子弹飞一会,就是多思考一会,不急於表达思想。 二、隐喻革命或改革。让子弹飞就是不管人家怎麼质疑,走自己的路再说。

在《让子弹飞》之前,中国是否也有过出现各种解读的电影呢?

电影《让子弹飞》在索隐考证下被中国网民重新詮释解读,而港產片《大话西游》则是最早被中国大陆网民通过解构主义重新詮释的电影,甚至在网络上掀起了经久不衰的「大话文化」。自一九九五年上映后,《大话西游》系列在香港的反应一直是平淡无奇,在中国大陆上映时则比较惨淡,曾被作为发行失败的案例。不过一九九六年在中国高校放映、一九九七年春节在刚推出不久的央视电影频道播出,悄然培养了一大批「大话迷」。而到了一九九九年、二零零零年《大话西游》在中国大陆持续火爆,进入最鼎盛时期。显然,《大话西游》的「大热」是和网络在中国的兴起同步进行的。

本文节选

来源:法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