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创新精神,看来陈凯歌大导演也未能免俗,他这两年的片子全是靠祖宗饭撑着,去年“消费”了梅兰芳,今年又把中国四大悲剧之一《赵氏孤儿》搬上银幕,虽然陈导努力以现代人眼光对《赵孤》的故事进行了“创新性”阐释,但我看到的仍是一部平庸之作。很遗憾的是,历史记载原本为陈凯歌提供了将《赵氏孤儿》演绎成中国版 “哈姆雷特”的可能。
中国史籍对“赵孤”故事的记载有两处,一处见于《史记》,它为《赵氏孤儿》定下了悲情的调子,其大体内容是:晋国大夫屠岸贾诛杀功臣赵朔全家,赵朔的遗腹子赵武被母亲庄姬夫人偷偷生下,又被赵朔的门客程婴用“狸猫换太子”的手法偷偷养在民间,从而为赵家留下了一脉香烟,赵武成人后诛杀屠岸贾,替赵家报了灭门之仇。程婴和赵朔另一门客公孙杵臼在藏匿赵武过程中表现出的舍生取义精神,成为“赵孤”故事的悲情看点。
“赵孤”史实的另一处记载见于《左传》,这一记载最抓人的看点不是悲情,却是奸情。据记载,赵朔死后,其夫人庄姬不甘寂寞,与赵朔的叔父赵婴齐通奸,赵家觉得有辱门风,遂将赵婴齐放逐,庄姬大怒,向晋王诬告赵家谋反,晋王下令屠杀赵氏满门,庄姬由于是晋王的姐姐,其子赵武得以保命,赵武成人后被晋王赐还了赵家的全部资产,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陈凯歌如能将这两条大相径庭的记载糅合在一处,写赵武成人后经过内心的纠结与挣扎,终于下决心杀死自己的母亲庄姬和舅父晋王,替列祖列宗报了仇,这就是一个现成的中国版 “哈姆雷特”。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一出戏里虽然奸情、阴谋、复仇和撕裂的亲情等经典戏剧元素一应俱全,它却很难在中国观众内心引起共鸣,原因很简单,几千年来支撑着中国人心灵的“天理人伦”在这样一出戏里将完全找不着北了。试想,庄姬为复爱情的仇而杀了夫家满门,赵武为复家族的仇而杀死母亲和舅舅,他们究竟谁该被同情,谁又该被谴责?于是,为了让中国观众看得心安理得,陈凯歌只得对《史记》一脉的“赵孤”故事进行“集成再创新”,但新瓶装旧酒的结果只能是平庸之作。
近些天来,有关上海中学生参加国际标准化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消息引发了各界的热议,有人认为,由于这一测试不局限于在校学习的单一知识,而是强调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和形成面对实际生活挑战的能力,所以此次考试结果证明,中国教育同样可以让学生学会分析与创造。但中国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却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这怪不到中国教育头上,又该怪谁呢?我想,这应该怪我们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那把扼杀创造的斧子。张爱玲说,再不尽合理的事,中国人只要自己心问口、口问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让它合乎理想化了。而在这一“理想化”过程中,任何离经叛道的创新思维都会被我们的思想斧头无情削砍。
在一个不能欣赏创新思维的文化氛围中,陈凯歌可以把《赵氏孤儿》拍成悲情戏,也可以把它拍成奸情戏,但却不能把它拍成悲情化的奸情戏或奸情化的悲情戏。
来源:华尔街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