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缺劳工是因制度与结构不合理(图)

发表:2010-03-18 22: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沿海地区目前出现的缺工问题影响内外资企业,但中国官方却一再声明劳动力资源并不缺乏。官员说的是事实,大陆劳动力即使长期来说都供大于求,目前沿海产业缺工实际上反映了一些结构与制度的不合理。

金融风暴在全球尚未完全消褪之际,中国沿海已经出现找不到工人的问题。 而中国「农民工」多年来一直是对中国大陆经济成长的主力军。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杨毅昨天表示,根据专家研究,大陆目前劳动力资源总体依然充沛,部分地区的缺工现象是季节性、结构性和区域性。

此前,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也表示,从大陆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总量非常大,长期以来就业并不充分。他还说,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以及农业技术进步释放出更多劳动力,让农村劳动力出现供大于求情况,而且这种供大于求「不仅现在存在,以后还要长期存在。」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指出,2009年大陆农民工总量为2亿2978万,比上年增加436万,增幅为1.9%。其中,外出农民工总量为1亿 4533万,比上年增加492万人,成长3.5%。

数字与官员的说法都显示,中国大陆现阶段不应该出现缺工现象,但问题却又确实存在。专家说,这反映了大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劳动力密集的产业结构已经走入瓶颈。专家分析,劳动力密集产业多年来依靠人力成本低廉的农民工,中国出口产品因此竞争力提高。但是一些客观情况的改变,让很多农民工不愿再屈就每个月几百元人民币的低工资,特别是一些新生代的农民工。

部分专家在大陆媒体发表文章说,缺工既然是中国经济结构进入瓶颈期的典型症状,要突破瓶颈,就要大刀阔斧的展开制度变革。变革的重点包括突破限制农民工流动的户籍制度。大陆现行城市与农村二元化的户籍制度让进城工作的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各种基本权利,农民工如果有其他选择,当然不愿意在生存条件与工资都被剥削的地方工作。

此外,对智慧财产权的漠视也是原因之一,一些企业投注成本研发的新产品很快被抄袭,法律又无法提供保障,恶性循环下,製造业长期无法以来无法自我提升,工人的素质与应得报酬也被拖下水。

官方说法称,缺工问题目前已获缓解。而专家分析,无论是叫民工荒还是缺工,反射的是结构与制度的不合理,如果不能从根本著手解决,问题还是会继续下去、反覆出现。

来源:法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