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刘源升上将 狼走千里有肉香(图)
刘少奇幼子刘源晋升上将
国家主席兼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最近晋升三名上将,当中包括在"文革"中被斗垮的已故中共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刘少奇幼子刘源。对此,评论家有种种看法。说刘源同习近平本是伙伴,如今习近平已是皇储,岂能冷落他的哥儿们?或认为胡锦涛对太子党本存戒心,但戒中有惧,拣个平时低调的太子登上军阶之顶(大将和元帅的军阶已进入博物馆),藉以笼络军心和平衡不同势力。各种说法,均有根据。但溯本求源,可以用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解释: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
六十年前今日,中共忙于举行开国大典,也忙于更换招牌,"人民"标签满天飞。除了厕所和监狱外,什么人民警察、人民教师、人民邮政、人民铁路、人民医院、人民政府、人民领袖、人民币......,"人民"二字,声震寰宇。但六十年中共治国的事实证明,人民只是当权者眼中的刍狗。太子们才是狼,本该处处吃肉。最近有材料统计,大陆的人均收入高低差距为55倍,3220名亿万富翁中,超过九成是太子党。太子党腰缠钱串子,手中还端着枪杆子,目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高级将领,以及重要职位中,85%以上是元老高级将领和高干的子弟。
刘源七岁入北京育英小学读书。当时北京有两所顶尖的高干子弟学校,一所是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子弟才能进的育英小学,另一所是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办的"十一"小学("十一"借指国庆,不是排号),后增设初中,改名十一学校。当时老百姓视这类学校为极端特殊化的寄宿制贵族学校,极为反感。笔者从1962年调入十一学校当英语老师,"文革"中,参加了"首都砸烂高干子女集中寄宿制战斗队",留下了一份学生"文革"前在作文和日记中反映思想状况的实录。现在看来,这份油印小册子,颇有资料价值。因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何况这是"太子们"上初中时写下的。为节省篇幅,只摘取二十条,首发于下:
一、好多同学的爸爸都用小轿车来校接他们回家,我也叫爸爸用小车接送我。有的同学说我爸爸没有警卫员,心里非常生气,埋怨爸爸才是个大校,官太小了!
二、每想到自己出身革命家庭,父亲是将军,不禁产生一种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情绪。和家里人坐汽车出去,总愿意在车旁多站一会儿,让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家的汽车。走到哪里都希望问我父亲是干什么的,我可以自豪地回答:"是中将。"别人一定会很羡慕我。
三、爸爸是老革命,儿子是小革命,学校又讲"老子英雄儿好汉,将门出虎子。"我就认为我们一定能当国家领导人。
四、我小时候就挺关心父母的官职,常常谈论什么大将啦,元帅啦,也常常以父母的官级来作为打架、吵架的资本。我很希望爸爸升官。
五、我总觉得老子英雄儿好汉,爸爸是老革命干部,思想觉悟十分的高,我看到别人在学毛著,读红书,便想:他们爸爸没有我爸爸好,所以学些红书好武装自己。我觉得学政治没意思,别人学习的时候,我就在外边玩。
六、出身于革命家庭,政治上没问题,就是不要求进步,也是红的。
七、人生在世,吃喝玩乐。成名成家,留名百世,干一番大事业。安逸,有钱,有名气,小洋房,小汽车等,才算幸福。
八、如果能到一个舒适安静的地方其工作,那里没有寒冷和酷热,没有阶级斗争,该多好!
九、总想让社会回到古代,那样自己也可以当小姐。资产阶级小姐似的生活,是人最大的幸福,宽敞而高大的楼房,干净而整齐的庭院,细致精巧的室内摆设,如果我能这样度过一生,将是多么幸福,这才没白活。
十、我的理想差不多都是中央委员,党委书记,就没想当一个普通劳动者。
十一、我从小就觉得我生活得很好,主要是因为我爸爸的关系。所以我也想当一个象爸爸那样的"兵"(中将,副部长)。
十二、我的最高标准是:有科学家一样的名望,有将军那样的生活,有记者那样的自由自在。
十三、人为什么要死啊,在十几年前还没有我,我不知道有世界,几十年后我将同样不知道有世界,世界对于我来说没有意义。要是真有长生不老的药多好啊!
十四、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不"红"不行,于是把"红"挂在外面,当金字招牌,只有"专"才是自己的。我看到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受到高的待遇,认为是他们有本钱,因此自己也想积累点本钱,有了"专"就有了一切。
十五、想当钱学森,造原子弹,最有名,拿钱又多。
十六、学习是为了自己父母,所以没一点动力,又是迫不得已,也刻苦一点,得几个好分,回去好交账。
十七、我从心底认为农民最封建,最落后,农村象农民一样没有任何留恋。它在我心目中好像垃圾一样,发着令人恶心的臭味。
十八、看农民不熟眼,连抽烟也看不惯,老爱拿烟袋锅,别扭!农民爱穿黑衣服,也觉得讨厌。
十九、我还特瞧不起农民,我就觉得他们又脏又臭,更讨厌他们的孩子,个个黑黑的,跟煤球似的,流着鼻涕,怪恶心的。
二十、我二娘在乡下,给我做过很多鞋子和衣服,我嫌太土气,是十八世纪的。
平心而论,他们童言无忌,比起炫耀新衣的老皇帝们来,倒有可爱处。问题在于,他们的父母,骨子里都是一味溺爱并助长他们这种特权思想的。在"文革"中,他们宣扬"血统论",沦为"联动"成员,草菅人命。当北京市民要求清查联动份子孔丹时,中共元老陈云曾批示: "孔丹(按:孔丹是中共中调部长孔源的儿子)是我们自己的子弟,是我们将来可靠的接班人,不是清查对象。"陈云还讲过:我们的子弟接班,至少不会反对我们。
刘源就学于育英小学时,校长叫韩作黎,他以"访问家长"名义同刘少奇谈过话。约1965年,韩作黎来十一学校讲过一次话(此时他已升任北京市教育局长),当谈到教育干部子女不要脱离群众时,他拿出了他的得意之笔:"少奇同志告诉我:‘你们要敢于向家长做斗争。'"其实刘少奇对他讲的是"场面话"。"文革"开始后,刘少奇的"吃小亏占大便宜"论被公开出来,即干部子弟可以开始到基层工作,这是吃小亏,积累了政治资本后,自然可以进入中央领导层,这叫占大便宜。在把"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批倒批臭、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时,这条"吃小亏占大便宜"论被称作"市侩哲学"。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对刘少奇的平反,也证明了此论在中共独裁机器运作过程中的"真理性"。刘源是从公社小干部起步,步步登高的,薄熙来,习近平,也是一样。至于老百姓的子女,佼佼者多的是,但由于缺乏狼族裙带关系,要想占要津,难于上青天。
来源:观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像渐冻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习近平个人(图)
- 凤眼果(组图)
- 如何面对孤独?夏目漱石给出心灵良药(图)
- 穿越时空 焦孟不离 杨六郎智收猛将(组图)
- 【贯明专栏】金针花飘香在花莲六十石山(组图)
- 从星星初心到爱的回归 永远的《小王子》(组图)

- 太子党最新出击 力拓案背后的真正目的 (图)
- 傻眼!14个大美女穿旗袍齐为老总庆生
- 军队大变动 胡锦涛十一阅兵存变数
- 新疆75事件深度背景 胡锦涛不提前回国就下台了(图)
- 北京大学生暑期新兼职:二陪
- 姜维平:李克强为什么下令抓捕冬海波?(图)
- 克林顿访朝不仅仅是为了两名记者
- 无奈的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时代漫谈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黄清
- 李唐风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马新宇
- 马来启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徐沛
- 邓正梁
- 桐花纪录片“花若盛开” 发扬里山精神(图)
- 中秋文化(图)
- 【中共高官被死系列】史学家判断:周恩来谋杀文革公安部长(下)(图)
- 中共作茧自缚下场 菲防长:北京像校园恶霸(图)
- 中国“草根历史”人对中共叙事的反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