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尝牛郎织女离别苦美华人盼家庭团聚
发表:2009-06-10 08:46
美国综合移民改革是奥巴马总统竞选时的承诺.在经济危机压力下,移民大赦看似前途渺茫.家庭团聚法案成为最可能实现的重大突破.这一新进展对于无数为移民法所苦,被迫妻离子散的华人移民意义重大.
"为了全家在一起,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在美国,最痛苦的就是身份问题.我为了和我老公留在美国,苦苦挣扎了5年."在弗吉尼亚从事电脑工作的凯茜女士说: "为了在一起,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凯茜2001年旅游到美国,遇到她现在的丈夫陈先生.两人相爱并结婚.陈先生便帮助太太办理配偶移民手续,而后便开始等待排期的大排队.
在国内从事IT工作的凯茜最初充满信心,想先读个学位,一来度过漫长的等待,二来更好找工作.不料,开始申请学校并不顺利.为了保持住学生签证 H1-B的身份,她在附近大学注册了一个又一个课程,语言,统计,数学,计算机... ...一边上学,一边补习英语,一边保持学生身份,准备硕士申请.后来,小俩口有了自己的小宝宝,凯茜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家里.直到孩子2岁了,她 才终于获得了乔治.梅森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时候,她已经来美国4年多,仍没有获得亲属移民的绿卡.
3年前,凯茜终于拿到了绿卡.她现在早已硕士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但谈起往事,依然感慨万千. "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那时的辛苦与矛盾.有时候真觉得快坚持不下来了,心里很难受.
得知奥巴马政府今年将推进综合移民改革,特别是国会参众两院都在力提"家庭再团聚法案",她瞪大眼睛说: "真的吗?真能有这么好的事?" "为了获得身份,移民要花费多少无谓的时间和精力啊.这个法案能过关... ...那简直太好了,我不敢想.
每个"牛郎织女"都有一把辛酸泪
和妻子常年分居两国的吴先生看上去一脸疲惫: "唉,这哪像个家啊.谁也照顾不了谁.有时候真想回国算了,可还得再扛两年啊.真受罪.
尽管凯茜付出了5年的时光,但终究是和亲人在一起.更有长期两地分居的"牛郎织女"天各一方.吴先生在马里兰的一家研究所工作.他2005年拿到了绿卡, 2006年认识自己现在的妻子并喜结良缘.原本想先办旅游签证把妻子带过来,结果被拒签.无奈只好天各一方.随后,申请配偶移民的等待更是遥遥无期.
"怎么办呢,她过不来,只能我跑了.一年两次,新年一次,夏天一次.年近40岁的吴先生看上去一脸疲惫:"唉,这哪像个家啊.谁也照顾不了谁.有时候真想 回国算了,可还得再扛两年啊.真受罪. "更让吴先生发愁的是,自己的小孩也生在中国大陆,要办绿卡也得排队.为了让家人早日团聚,很多移民不甘忍受痛苦的等待,无奈地选择铤而走险"黑"下来.
经营生意的周先生从自己来到美国,到把妻子和两个孩子接到美国团聚,用了8年时间.周先生1992年来到美国, 1994年拿到绿卡.生活基本安稳后,先把妻子和一个孩子接过来,过了签证期便只能"黑"下来,一家3口努力打拼.
另外一个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照料,原本想申请留学过来,结果被拒签.等到周先生成为公民后,为母子3人一起申请移民,那时候已经是2000年,小儿子在中国已经大学毕业了.
"家庭团聚对于移民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鸿沟,你插翅也难飞."周先生非常期待能通过家庭再团聚法案"要是早有这个法就好了."
美国亲属移民,你了解多少?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1620年, 102名英国人乘船来到美国,开启美国移民的开端.
美国移民法最早1881年制定, 1952年美国联邦议会通过了美国移民法案,此后分别在1965年, 1978年, 1986年进行了修订,最后一次修订是1990年.美国移民法的内容包括:入境,居住,入籍,驱逐,难民,避难,签证等.
美国移民法体系存在很大矛盾性.一方面,美国是移民创造的国家,不可能关闭国门;另一方面,由于保护劳工利益的片面化,美国力图严守国门.
1990年,国会颁布"合法移民改革法案"被认为是历年来最为宽松的移民法,该法案以合法移民与非法移民为中心,使公民亲属移民不再受配额限制.但90年 代后期开始,反移民情绪不断高涨. 1996年颁布的"非法移民改革和移民责任法"被认为是具有综合性严厉条款的移民法,带有浓厚的反移民色彩.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美国移民分为职业移民和亲属移民两大类.亲属移民占移民总比例的65%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自80年代后期开始,政府和国会中,对于如何平衡职业移民与亲属移民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一方认为,美国应该重点扩大职业移民数量,因为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海外人才为美国创造财富,而另一方认为,移民法最重要的功能,首先是家庭团聚.
亲属类移民分为近亲亲属(Immediate Relative)和优先亲属(Preference Relatives)两大类.近亲亲属主要指美国公民的直系亲属(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和父母),不受政府配额限制,不需要等排期.优先亲属为公民的非直 系亲属和永久居民的直系亲属,分为4类,受影响最大的为永久居民的直系亲属移民,每年配额只有11万多人,至少要等待5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
家庭团聚最有可能突破
"家庭再团聚法案应该成为综合移民改革的核心.我们的移民法体系20年没有更新了,长期骨肉分离,甚至数十年不能团聚.现在是我们必须纠正这个错误的时候."
5月20日, 4位国会议员联名递交"家庭再团聚法"提案(the reuniting Families Act).立法者明确提出,确保移民家庭团聚是移民法体系的核心,是美国价值的核心体现.
6月3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2009年美国家庭团聚法案" (The Uniting American Families Act of 2009)听证会.这项由一百余位参众议员背书的法案要求消除移民政策歧视,扩大基于家庭移民为基础的亲属类移民,并取消对亲属移民的签证数量限制.
一天后, 56名众议员递交众议院版本"家庭再团聚法",为家庭团聚再添一把火.提案的重要内容包括:使绿卡持有者的直系亲属立刻有资格获得移民签证;减少中国,菲律宾等国办理签证的等待时间,扩大份额比例等.
短短数周,有关移民家庭团聚的法案在参,众两院相继登场,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家庭移民占美国移民类签证的65%.受经济危机影响,移民改革倡导者认为年内无法完成综合移民改革目标,实现移民大赦.因此,家庭团聚法案 成为最可能实现的重大突破.国会亚太美国领导小组主席,国会议员麦克.本田(Michael Honda)说: "家庭再团聚法案应该成为综合移民改革的核心.我们的移民法体系20年没有更新了,长期骨肉分离,甚至数十年不能团聚.现在是我们必须纠正这个错误的时 候. "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为了全家在一起,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在美国,最痛苦的就是身份问题.我为了和我老公留在美国,苦苦挣扎了5年."在弗吉尼亚从事电脑工作的凯茜女士说: "为了在一起,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凯茜2001年旅游到美国,遇到她现在的丈夫陈先生.两人相爱并结婚.陈先生便帮助太太办理配偶移民手续,而后便开始等待排期的大排队.
在国内从事IT工作的凯茜最初充满信心,想先读个学位,一来度过漫长的等待,二来更好找工作.不料,开始申请学校并不顺利.为了保持住学生签证 H1-B的身份,她在附近大学注册了一个又一个课程,语言,统计,数学,计算机... ...一边上学,一边补习英语,一边保持学生身份,准备硕士申请.后来,小俩口有了自己的小宝宝,凯茜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家里.直到孩子2岁了,她 才终于获得了乔治.梅森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时候,她已经来美国4年多,仍没有获得亲属移民的绿卡.
3年前,凯茜终于拿到了绿卡.她现在早已硕士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但谈起往事,依然感慨万千. "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那时的辛苦与矛盾.有时候真觉得快坚持不下来了,心里很难受.
得知奥巴马政府今年将推进综合移民改革,特别是国会参众两院都在力提"家庭再团聚法案",她瞪大眼睛说: "真的吗?真能有这么好的事?" "为了获得身份,移民要花费多少无谓的时间和精力啊.这个法案能过关... ...那简直太好了,我不敢想.
每个"牛郎织女"都有一把辛酸泪
和妻子常年分居两国的吴先生看上去一脸疲惫: "唉,这哪像个家啊.谁也照顾不了谁.有时候真想回国算了,可还得再扛两年啊.真受罪.
尽管凯茜付出了5年的时光,但终究是和亲人在一起.更有长期两地分居的"牛郎织女"天各一方.吴先生在马里兰的一家研究所工作.他2005年拿到了绿卡, 2006年认识自己现在的妻子并喜结良缘.原本想先办旅游签证把妻子带过来,结果被拒签.无奈只好天各一方.随后,申请配偶移民的等待更是遥遥无期.
"怎么办呢,她过不来,只能我跑了.一年两次,新年一次,夏天一次.年近40岁的吴先生看上去一脸疲惫:"唉,这哪像个家啊.谁也照顾不了谁.有时候真想 回国算了,可还得再扛两年啊.真受罪. "更让吴先生发愁的是,自己的小孩也生在中国大陆,要办绿卡也得排队.为了让家人早日团聚,很多移民不甘忍受痛苦的等待,无奈地选择铤而走险"黑"下来.
经营生意的周先生从自己来到美国,到把妻子和两个孩子接到美国团聚,用了8年时间.周先生1992年来到美国, 1994年拿到绿卡.生活基本安稳后,先把妻子和一个孩子接过来,过了签证期便只能"黑"下来,一家3口努力打拼.
另外一个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照料,原本想申请留学过来,结果被拒签.等到周先生成为公民后,为母子3人一起申请移民,那时候已经是2000年,小儿子在中国已经大学毕业了.
"家庭团聚对于移民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鸿沟,你插翅也难飞."周先生非常期待能通过家庭再团聚法案"要是早有这个法就好了."
美国亲属移民,你了解多少?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1620年, 102名英国人乘船来到美国,开启美国移民的开端.
美国移民法最早1881年制定, 1952年美国联邦议会通过了美国移民法案,此后分别在1965年, 1978年, 1986年进行了修订,最后一次修订是1990年.美国移民法的内容包括:入境,居住,入籍,驱逐,难民,避难,签证等.
美国移民法体系存在很大矛盾性.一方面,美国是移民创造的国家,不可能关闭国门;另一方面,由于保护劳工利益的片面化,美国力图严守国门.
1990年,国会颁布"合法移民改革法案"被认为是历年来最为宽松的移民法,该法案以合法移民与非法移民为中心,使公民亲属移民不再受配额限制.但90年 代后期开始,反移民情绪不断高涨. 1996年颁布的"非法移民改革和移民责任法"被认为是具有综合性严厉条款的移民法,带有浓厚的反移民色彩.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美国移民分为职业移民和亲属移民两大类.亲属移民占移民总比例的65%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自80年代后期开始,政府和国会中,对于如何平衡职业移民与亲属移民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一方认为,美国应该重点扩大职业移民数量,因为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海外人才为美国创造财富,而另一方认为,移民法最重要的功能,首先是家庭团聚.
亲属类移民分为近亲亲属(Immediate Relative)和优先亲属(Preference Relatives)两大类.近亲亲属主要指美国公民的直系亲属(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和父母),不受政府配额限制,不需要等排期.优先亲属为公民的非直 系亲属和永久居民的直系亲属,分为4类,受影响最大的为永久居民的直系亲属移民,每年配额只有11万多人,至少要等待5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
家庭团聚最有可能突破
"家庭再团聚法案应该成为综合移民改革的核心.我们的移民法体系20年没有更新了,长期骨肉分离,甚至数十年不能团聚.现在是我们必须纠正这个错误的时候."
5月20日, 4位国会议员联名递交"家庭再团聚法"提案(the reuniting Families Act).立法者明确提出,确保移民家庭团聚是移民法体系的核心,是美国价值的核心体现.
6月3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2009年美国家庭团聚法案" (The Uniting American Families Act of 2009)听证会.这项由一百余位参众议员背书的法案要求消除移民政策歧视,扩大基于家庭移民为基础的亲属类移民,并取消对亲属移民的签证数量限制.
一天后, 56名众议员递交众议院版本"家庭再团聚法",为家庭团聚再添一把火.提案的重要内容包括:使绿卡持有者的直系亲属立刻有资格获得移民签证;减少中国,菲律宾等国办理签证的等待时间,扩大份额比例等.
短短数周,有关移民家庭团聚的法案在参,众两院相继登场,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家庭移民占美国移民类签证的65%.受经济危机影响,移民改革倡导者认为年内无法完成综合移民改革目标,实现移民大赦.因此,家庭团聚法案 成为最可能实现的重大突破.国会亚太美国领导小组主席,国会议员麦克.本田(Michael Honda)说: "家庭再团聚法案应该成为综合移民改革的核心.我们的移民法体系20年没有更新了,长期骨肉分离,甚至数十年不能团聚.现在是我们必须纠正这个错误的时 候. "
来源:8ok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 像渐冻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习近平个人(图)
- 凤眼果(组图)
- 如何面对孤独?夏目漱石给出心灵良药(图)
- 穿越时空 焦孟不离 杨六郎智收猛将(组图)
- 【贯明专栏】金针花飘香在花莲六十石山(组图)
- 从星星初心到爱的回归 永远的《小王子》(组图)
今日重点文章
更多重点文章

72小时热门排行
- 从中纪委内斗看中共权斗
- 陈至立的三板斧(图)
- 我用肉体换硕士学位导师白天教授晚上禽兽 (图)
- 赵紫阳录音回忆六四内容简介
- 陈绍基案最新进展,内幕多多
- 深圳市长许宗衡被双规,与一名大陆女星有关
- 中共最高层亲批"天安门清场日记"出笼
- 深圳市长许宗衡被双规后传出自杀消息(图)
热门标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时代漫谈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黄清
- 李唐风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马新宇
- 马来启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徐沛
- 邓正梁
最新文章
- 尼泊尔总理访华 “一带一路”6年进展缓慢
- 欧盟贸易负责人警告北京 商界质疑在中国的未来
- iPhone15大陆掀抢购潮 学者:彭丽媛也用iPhone(视频)
- 福特暂停建设与中国宁德时代合作的汽车电池厂
- 危及国家安全 美商务部制裁清单再添11个中国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