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士榘上将后来回忆说:"李德刚来到部队,提出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好笑的条件,就是希望有个中国女战士陪他睡觉。"不久闹出了李德骚扰女性的事件。
李德在中国的婚恋传奇
李德这个名字,人们或许并不陌生。他是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初期的最高决策人和领导者,曾使红军遭到惨重损失。
李德曾经传奇般地娶过两个中国女人,并生有一子。还算和谐的婚后生活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成为他晚年抹不去的苍凉回忆。
1934年1月15日,由博古(秦邦宪,中共中央总负责人)主持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苏区瑞金召开。会上,博古将坐在主席台中心位置的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介绍给了大家。
为接待好这位"洋顾问",在当时苏区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专门为他在瑞金城郊盖了三居室的住宅,一间卧室,一间会议室,一间住翻译和警卫员。房子四周是稻田,还放了几只水鸭,人称"独立房子"。这也是人们后来称呼李德的代号。
洋顾问出洋相,博古无奈通过组织给李德找老婆
33 岁的李德精力旺盛,表现出比东方人更强烈的求偶欲望。陈士榘上将后来回忆说:"李德刚来到部队,提出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好笑的条件,就是希望有个中国女战士陪他睡觉。这在德国、奥地利可能不算什么,在中国尤其是在红军,就显得有点可笑。我们在底下还议论说,外国人真是随便。好在他也听不懂。 "博古虽然对李德言听计从,但在这件事上他还是顾及影响,暂时没有照办。
不久闹出了李德骚扰女性的事件。那是一天中午,李德穿戴整齐,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腰束武装带,骑上马,直奔少共中央局(团中央)驻地。原来,他看上了在这里工作的一个女团干部。众目睽睽之下,李德轻巧下马,快步走到那位女团干面前,用德语示爱说:"你长得太美了,我太喜欢你了,太需要你了!"虽然听不懂李德的话,但他炙热的眼神让这位女同志感到很不自在。
这时正巧女团干的丈夫走了过来,他也是少共中央局的领导,曾留学德国,能听懂德语。见洋顾问肆无忌惮地挑逗自己的妻子,就大声说:"顾问同志,请你自重,这是我的妻子!"那位丈夫一把拉过妻子,头也不回地朝屋内走去,"砰"的一下关门声将李德尴尬地晾在那里。
李德的尴尬事件很快就在苏区传开了。博古也对李德的冒失举动看不惯,但他认为"洋顾问"一个人在中国不容易,他的生活确实需要照顾。博古让人留心这件事,给他找个夫人。
李德有一次从红军大学讲课回来,看中一个正在河边洗衣服的少女,这个姑娘叫赖水娣,是当地苏维埃主席杨世梁的远房侄女。在博古等人的撮合下姑娘也同意和李德交往,然而就在李德美滋滋准备结婚的时候却节外生枝,负责调查的社会部报告说,这个姑娘有丈夫,而且是反动民团的头子,于是这桩婚事就此告吹。
博古决定通过组织上,在红军女同志中为李德找一个政治上可靠的妻子。他将中央局妇委主任李坚贞找来,对她说:"交给你一个任务,给李德同志介绍个女朋友。"并说:"这是政治任务,你必须完成!"
李坚贞不敢怠慢,找了好几个,她们都不同意。李坚贞左思右想,想到了同乡萧月华。萧月华1910年8月出生于广东大埔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曾给人当童养媳,1926年加入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任大埔县妇女部长。毛泽东曾认为她是一个很好的妇女干部,让她在少共中央局当文书。她长得算不上漂亮,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却很贤惠、壮实,爱打篮球,能歌善舞,同志们都叫她"小百灵"。
当李坚贞动员她给李德做夫人时,她头摇得像个拨浪鼓,表示坚决不干。对萧月华来说,李德是个外国人,双方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而且比自己大10岁,前不久他骚扰本单位女团干的事已传为笑谈,与这样的人结婚她无论如何是不情愿的。
过了几天,李坚贞又找萧月华谈:"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帮助中国革命的领导干部,给他做老婆,是革命工作的需要。组织已决定你同他结婚。"萧月华沉默不语。"你必须完成这个任务!"李坚贞又说。
萧月华哭了,"党组织为什么要把这种任务交给我呢?这比入地狱还难啊!"月华,这是你对革命作出的一种特殊贡献,明白吗?"
革命高于生命,重于一切。萧月华含泪答应了下来。李坚贞也哭了,说:"你的这种献身精神很可贵,党组织非常感谢你!"萧月华长叹了一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认了......"
打打闹闹中,与萧月华产生结晶
李德自然欢天喜地。由博古主婚,李坚贞作为"娘家人",将萧月华送入"独立房子"。不懂外语的萧月华,还是遵命照料李德的生活,好不容易学会了烤面包。白天工作,晚上还要"舍命陪君子"。这纯粹是一桩政治婚姻,毫无感情可言。李德对萧月华十分冷淡和刻薄,也很小气。他发现盒子里的饼干好像少了几块,就怀疑萧月华偷吃了,大吵大闹。为此,萧月华被骂挨打是家常便饭。被欺负狠了的时候,萧月华就反驳几句。有一次跑到博古那里去诉苦,要求离婚,但博古总是以" 服从组织"来要求她委屈求全。
1935年1月15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召开了。遵义会议撤销了以李德为首的"三人团 ",博古降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增补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新的军事指挥小组,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此李德成了"局外人"。心情大坏的李德于是经常打骂萧月华,把失去指挥权的怨气发泄在无辜妻子的身上。长征一路,两人便吵闹、厮打一路。
但李德毕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对自己由于错误指挥所造成的红军惨重伤亡逐渐有了良心发现和自我反省,不久他便痛快承认了那一套不适用于中国的教条主义错误。他坦荡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中国同志比我更了解他们在本国进行革命战争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我没有根据中国的地理形势、中国特有的作战传统进行指挥。 "
李德不仅在思想上佩服毛泽东,现实的斗争也使他站在了正确路线一边。
1935 年9月10日,张国焘企图武力阻止中央红军北上,迫使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纵队连夜紧急转移。当时与中央军委纵队一起的还有红军大学的学员,李德也在转移的学员队伍中。而红军大学教育长李特、秘书长黄超等都是追随张国焘的。转移途中,陈昌浩(红四方面军政委)派一队骑兵追来,他们高喊:" 四方面军的同志回去!你们不要跟他们走!"李特也极力阻止北上,大喊:"不要跟毛泽东、周恩来他们走,他们是苏联的走狗,要把你们带到苏联去!"
李德见状非常愤怒,他一把将李特从马上拽了下来,不许他胡说,要拉他去见毛泽东--现在的李德已经认为毛泽东是中共"独一无二和无可争议的领袖",他坚决拥护毛的北上方针。而李特说"不去,不去见毛泽东"。
在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正巧毛泽东来了,他高声说:"不要吵了!我们都是红军,都是共产党,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打一家人嘛!现在不愿意北上的也可以,以后我们还会在一起的嘛。捆绑不成夫妻,谁愿意走,就放他走吧。"这样,李特带了一些愿意南下的人走了,李德则随毛泽东和中央纵队继续北上。
李德斗李特的事传开后,红军指战员对李德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还把两匹马给他骑,一匹乘坐,一匹驮书和文件。萧月华也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得知李德认识了"瞎指挥"错误,心中很高兴,她对李德说:"想不到你是一个实在人。"
红军长征胜利后迁移延安的路上,萧月华已经怀孕七八个月了,挺着大肚子,行走不方便。李德就让她骑他的马,叫警卫员前面牵着,他跟在后面看护着。这使萧月华很受感动,也使步行的女红军们羡慕不已。
夫妇俩住进延安凤凰山麓的一座窑院里。不久萧月华生了一个男孩。李德高兴地想了好几天才给儿子起了一个名字--布萧德华,意思是他和萧月华爱情的结晶。但萧月华觉得这名字太饶,不好叫,又起了个名字叫"宁宁"。李德喜得贵子,长征过来的姐妹们以及张闻天、博古、朱德夫妇都来祝贺。毛泽东派贺子珍送上了礼物。邓颖超代表周恩来前来看望,并说周恩来从南京发来电报:"中央迁居延安,李德喜得贵子,值得庆贺。"李德深受感动。
李德还亲自买菜做饭,请几个西方朋友王安娜、马海德和史沫特莱到家里做客。
他们逗着"宁宁"玩得很开心。
李德夫妇抱着儿子出去玩,经过毛泽东的窑洞时,毛泽东说让我看看你们的儿子,"嗬,会笑了。是个好孩子,将来要超过你。"李德开心地说:"我到中国赚啦!来时我是独立一人,如今成了三个人!"大家哈哈大笑。
毛泽东说,博古把李德奉若神明,造成了这场婚姻悲剧
李德和萧月华这种和谐的生活仅仅持续了一年,便发生了变故。
萧月华因为要上班,把孩子送去一老乡家抚养,星期六才接回来。组织上又派萧月华到抗大学习,学校要求住校,这样一来,她只能星期六回家。李德感到孤独,就去学校找萧月华,要求她每天回家住,但学校规定很严,萧月华也没办法,于是李德便经常去找,有时大发脾气,又恢复了原来的粗暴态度,动手拉拉扯扯,大吵大闹,惊动许多学员跑出来看,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萧月华感到很丢面子,干脆星期六也不回去了。
李德再来闹时,萧月华一反过去的温顺,一把挣脱李德的手,说:"你想干什么?这是延安,不是你当太上皇的瑞金,你那套不管用了,吃不开了!" 李德没有想到,一向如羔羊般的妻子竟然动怒发火,他大声吼:"你是我老婆,我命令你回家去!"萧月华讽刺道:"你的命令没有用了。我要学习,你要是再捣乱,我就向中央告你,处分你!"李德见围观的学员都愤怒地盯着自己,只得悻悻地离开了抗大。
从这时起,他们的夫妻关系已名存实亡。
一天,心情烦闷的李德独自在延河边散步。迎面走来一对男女,女的叫李丽莲,她身材颀长,俏丽动人。曾在上海"天一"影业公司当演员,在《社会之花》、《梦里乾坤》等影片中扮演过角色。1937年底与江青等从上海来到延安。她用英语向李德打招呼,李德也礼貌地问好。他很惊讶,这么美丽的女人也会讲英语! 在周末舞会上,李德突然看见李丽莲朝自己微笑,便急忙走过去握手。他们旋转优美的舞姿引起许多人的赞叹。随后李丽莲邀请李德观看了一场歌舞晚会,李丽莲演唱陕北民歌《赶牲灵》,悠扬婉转的歌声让李德如痴如醉。
从此他们在李德住处来往密切,交谈甚欢。
萧月华抗大学习结束后,被派到陕西三边地委担任妇女部长兼地方妇女委员会主任。她回家取准备带走的东西,推开门,却见李德和李丽莲在一起,顿时火冒三丈:"你是什么国际主义者?你是帝国主义分子!你勾引人家女人,违反党纪国法,我要到中央告你,我要和你离婚!"
毛泽东听完萧月华的哭诉,说:"博古那时把李德奉若神明,言听计从,要什么给什么,需要女人,就将你提供给他,实在是荒唐,造成这场婚姻悲剧。"又说,"你们已经结婚几年了,又有了孩子,还是不离婚的好。"萧月华说:"我和他生活不到一块,再说他爱恋上个歌唱演员李丽莲,我要坚决和他离婚。 "
经过各方面调解无效,边区政府民政厅同意了他们的离婚要求。离婚手续上写明:"宁宁归萧月华抚养,李德给萧月华600元抚养费。"临别,李德蓝色的眼睛里含满泪花,他在儿子脸蛋上亲吻着,喃喃说:"布萧德华,我的儿子,再见了......"
自由恋爱,上海姑娘李丽莲走进了李德的生活
李德决心在延安长期住下去,并向李丽莲求婚。李丽莲看中李德的身份和他在延安还算优厚的待遇,经过一年的交往她也很爱这个坦率的洋人,便愉快地答应了求婚。李德找到中组部部长陈云,申请与李丽莲结婚,还提出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的要求。陈云批准了他的这两项要求。
婚后,李德和李丽莲经常一起跳舞、散步和买菜,形影不离。他们相约在中国生活一辈子。
然而1939年8月28日清晨,李德接到通讯员送来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速来机场,你飞莫斯科。张闻天,8月28日。"李德愣了一下,不知道让他去干什么。就急忙收拾东西,并给李丽莲看了纸条,李丽莲也惊呆了。李德骑上马直奔机场而去。原来,共产国际发来电报,要求李德回苏联述职。这天正巧有一架飞机,送因不慎骑马摔伤胳膊的周恩来去苏联治伤,便让李德搭机前往。毛泽东、张闻天、邓颖超等100多人前来送行。这时李丽莲也赶到机场,李德要求带妻子一起走,但因没有护照签证未得到批准,李丽莲当场晕倒。毛泽东祝李德一路平安。李德含泪吻别李丽莲后,依依不舍地登上飞机。从此他们天各一方,再也没有见过面。李德长达7年的中国之行就此匆匆画上句号。
李丽莲后来在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助教,曾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建国后任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和对外联络部部长。1965年4月病逝于北京。
萧月华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后调为副军职待遇,曾任湖南省军区军法处长、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省政协委员。1983年11月3日在广州逝世。
李德到苏联后受到审查,但免于处分。他被分配到苏联外文出版社工作,恢复原来的名字--奥托·布劳恩。他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翻译了马、恩、列、斯著作和《茹尔宾的一家》、《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等文学名著,成为一名出色的翻译家,受到苏联及德国人民的好评。1949年后李德回祖国东德定居,继续从事编译和文学创作,并当选为东德作家协会第一书记。李德1973年撰写了一部《中国纪事》,讲述他在这个东方国度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那发生在动荡年月里的婚姻传奇和对妻儿的思念,成为他晚年挥之不去的苍凉记忆......
一年后,《新德意志报》登载了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的一则讣告:"奥托·布劳恩同志于1974年8月15日逝世,终年74岁。"
来源:文史精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