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知多少(图)

作者:林旭华(家医科医师) 发表:2009-02-12 08: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结核病是一种肆虐人类已超过五千年的古老传染性疾病。经过医学家的努力,除了未开发或开发中国家结核病仍然猖獗外,大部分先进国家的结核病患者已减少,但自西元1990年前后,全球各地的结核病似乎有点燃的趋势,而且更加猖獗,另外多重抗药性细菌亦成为新的问题。

现代的医学,几乎可治愈大部分的结核病人,不过如果治疗不适当包括药物的正确性与否,治疗的时间是否足够,都会影响疗效。有效的治疗使具传染性的病人,不再传染给别人,减少社区结核病的散播,这是扑灭结核病的最可靠途径。

特性

结核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长1~10um,宽0.2~0.7um而略为弯曲的细长好氧杆菌,无鞭毛、无芽胞、无荚膜,有时呈现多形性。因细胞壁富含脂质会妨碍色素的通过,因而不易染色。一旦染色则不易被强酸脱色,故又称为耐酸菌(acid-fast bacilli)。其对外界抵抗力甚强,在阴暗处痰液内的结核菌可以生存六~八个月不死。

传染途径

1.飞沫传染:带菌的结核患者在公共场所吐痰、讲话、咳嗽、唱歌或大笑时产生飞沫排出结核菌。这些干燥后的飞沫在尘埃中飞扬飘浮空中,直径小于5un的飞沫核(droplet nuclei)便可经由呼吸道到达肺泡造成感染。

2.饮食传染:通常不会经由餐具引起。

3.接触传染:通常不会经由衣服接触引起。

哪些是高危险群?

任何年龄、不分男女老少,都可能得到结核病,但在身体健康情况欠佳、抵抗力较差时,潜在体内的结核菌会活动繁殖起来而发病。所以像爱滋病、酗酒、慢性肾衰竭、糖尿病、癌症及注射药瘾,或年纪比较大的人、矽肺症的人、长期服用类固醇的免疫机能不全的人比较容易发作结核病。

临床症状

感染结核菌后并不一定会发病,即使发病也不会立即有症状。感染与发病是不同的;结核感染者只有10~20%会发病,其余的人都平安无事渡一生。有感染者并不一定会有症状,所以也就不会发病了。发病者可能有下列症状的表现。

1.全身性症状:发烧、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夜间盗汗、倦怠等。

2.呼吸道症状:久咳不愈超过二至三周、咳血、呼吸短促及胸闷、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如何诊断

1.家族史和接触史、病史。

2.痰液涂片镜检耐酸性染色反应。

3.痰液结核菌培养:用以判断是否为开放性或非开放性肺结核。

4.胸部X光检查:是最简单方便且有价值的检查,但单一的胸部X光检查不能推论肺结核是否具有活动性,应把病人先前的旧胸部X光片做一比较,一般呈现纤维化结节,或钙化病灶,并认为是陈旧性无活动性肺结核,但近来文献报告仍有5%钙化、纤维化病灶是活动性肺结核,这也是肺结核延迟诊断的原因之一。

5.结核菌素测验(PPD test):在受检者前臂腹侧皮内注射结核菌体蛋白质后48~72小时,记录注射处硬结的敏感反应大小,作为判定是否受到结核菌感染之参考。阳性反应表示已感染。

结核病的分类

1.传染性与非传染性:并不是所有的肺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分为开放性病人和非开放性病人。这两种病人彼此间又有互动关系,开放性病人接受有效治疗后,可以变成非开放性;相反的,非开放性病人不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也会变成开放性。

2.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结核菌侵犯肺部组织,则可能引发肺结核病,但是结核菌除了侵犯肺部组织,也可能会侵犯人体其他组织,特别是含氧量较丰富的器官,如:肾脏、脑膜及儿童的骨骼组织,以及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脊椎结核、心包膜结核、淋巴结核、结核肋膜积液、皮肤结核等。

如何治疗

目前肺结核主要系依赖药物治疗,而且可以完全治好的。但由于结核菌非常顽强,不易根除,且产生抗药性的机会相当高,因此,肺结核治疗的原则,应找胸腔专科医师诊治,以多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合并使用至少六个月以上,病人应该有恒心,遵照医护人员的吩咐,按时定量规则的服药,不要以为症状消失或觉得稍好就停止服药。目前抗结核药物可分为:

第一线药物:isniazid(INH)、rifampin(RMP)、pyrazinamide(PZA)、ethambutol(EMB)、streptomycin(SM)。

第二线药物:包括ofloxacin/ciprofloxacin/levofloxacin、rifabutin(RBT)、kanamycin(KM)/amikacin(AM)等药物。

需要隔离吗?

开放性肺结核的患者一经诊断,应该接受隔离治疗,直到临床状况改善且连续三天痰液结核菌抹片都没有发现结核菌时,才可以离开隔离病室。

如何预防?

早期的肺结核病人症状并不明显,也不会不舒服,所以很容易忽略而延误病情。定期的检查非常重要。

1.成年人每年至少应做一次胸部X光检查。

2.若家中有肺结核病患,最容易受到感染,尤其在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应该用手帕掩盖口鼻或戴口罩。

3.居住的地方应该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尽量减少空气中结核菌的密度,就能够减少传染的机会。

4.感染结核菌后并不一定会发病,即使发病也不会立即有症状,绝大部分受到感染的人由于身体有足够的抵抗力,会自然痊愈,所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很重要。

5.不要抽烟、不熬夜。

6.保持身心愉快、适当运动、营养要均衡。

7.不要操劳过度,增强抵抗力。

结论

许多人得了肺结核后很怕别人知道,因为怕别人的异样眼光和疏远;也有的人对肺结核的认识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阶段,以为很难治好,胆战心惊,甚至情绪低落。如果我们周围的人得了肺结核,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并给予心理支持。

"早期发现、规则治疗"是防治结核病的不二法门。它是可以治愈的疾病,然而这古老的疾病到目前为止仍然危害人类健康,无法根绝的原因是常有漏网之鱼,无法完完全全找出病人加以彻底治疗。所以民众及医疗人员若能对结核病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必能及早发现结核病患有助于减缓结核病的散播。

来源:大纪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