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油价一枝独秀令世界瞠目

发表:2008-11-18 08: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汽油价格大幅回落,意味着现在中国车主们所支付的汽油价格要高于美国车主."这是美国"华尔街日报" 10月20日对中国油价的评论.

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纽交所原油结算价已经从7月11日创下147.2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纪录,跌至54.67美元/桶.各国油价跟随国际形势,迅速作出调整,而中国油价面对民众日渐高企的呼声却"固执"地按兵不动.

从过去经常在某天凌晨突然提价,到如今顾左右而言它,中国油价为何高烧不退?

中国油价"一枝独秀"

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攀升,国家发改委6月20日发出上调全国油价的通知.北京地区最近一次涨价是在10月7日, 93号汽油和97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格分别为6.37元/升和6.78元/升.此后,无论国际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国内油价一直高居不下.

面对国际油价击穿60美元每桶大关,美国油价紧跟下调,平均售价跌至每加仑2.3美元(约合人民币4.15元/升),如果再减去30%的燃油税,仅为人民币2.91元/升.

而正当有消息称中国相关部门正在拟定三套成品油零售价下调方案上报审批时,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早已多次要求石油巨头降价,甚至根据"反垄断法"对俄两大石油巨头处以"不超过违法收入4%"的巨额罚款,原因是其没有及时根据国际油价变化下调成品油价.

外媒瞩目高油价负面影响

面对中国国内油价"一枝独秀"的现状,一些外国媒体和分析机构也注意到了其中的隐忧.

"虽然不能很肯定,但是存在着这样的风险,那就是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高到令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越来越显着的程度了."美国一家咨询公司负责人表示.

从10月到11月,美国"华尔街日报"两次发表文章,探讨中国的高油价.该报在10月20日认为,中国政府已经因此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究竟是应 该下调政府限定的汽油价格(这将是近两年来的首次)还是引入市场定价机制,让油价自由浮动?而与此同时, "政府推出的任何降价举措可能都会受到国有石油巨头们的抵制."

11月11日的"华尔街日报"将重庆,三亚等地出租车罢运事件和高油价结合了起来,称出租车司机"所抱怨的就是油价过高等高费用问题."报道再次提到,中国的汽油价格比美国还高, "高油价已经产生了负面社会影响."

"政府为企业着想"?

目前国内成品油零售的定价机制是由发改委来确定指导价,然后在指导价的基础上允许企业略微上下浮动,指导价是按照"原油加成本"的定价机制来决定,很明显,这一定价机制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中石油集团相关负责人士表示,油价由国家发改委调整,此前并不会提前对外通知,目前也表示没有收到调价通知.本报记者曾就此问题联系国家发改委,但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问题高度敏感,发改委并不适合在此时发表任何言论.

"涨价时,中石油这样的企业必然会极力向国家提出调价建议,然而面对疯跌的油价,他们不可能提出下调申请,此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就没有动力降价."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薛力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应该主动提出降价申请.

中国能源网执行副总裁韩晓平则向"国际先驱导报"解释,根据中石油旗下的胜利油田公布的价格信息, 11月份该油田的结算价格相当于72美元/桶,比欧佩克公布的现货价格高出了50%.

"政府不降价,也是希望两大石油公司能够顺利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在韩晓平看来,国家不下调油价是希望石油公司"手里多攒一些钱"将来并购其他石油公司时宽裕一些.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则认为,现在是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机会.一件明明市场可以解决的事情,被行政干预之后,硬生生被复杂化.应该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尽早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 "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