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会媒体记者爆满 尴尬场面频生

发表:2008-03-09 11: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全国人大与政协年度会议陆续开幕以来由于媒体记者太多而状况频频,有记者在推挤中受伤见血,有人因座位不足被迫席地采访,有人早早到会却不得其门而入。这些不合理现象被与会媒体记者讥讽为“中国两会的特殊采访现象”。

中国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两会”十一届一次会议本周陆续开幕。两会每年春天在北京召开,每次会期约两周,是中国政坛年度的大事。

统计显示,本次报名采访两会的中外媒体记者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三千多人。

相比之下,会议期间主要会场─人民大会堂─却并未随着记者人数增加而有适当因应措施。

这次政协与人大各自举行第一次记者会时,记者塞爆会场,会议开始前四十分钟,所有媒体席就已被占满,“晚到”的记者只能从头站到尾,有些人体力不支只好席地而坐,有人根本连会场都进不去,整场记者会被迫站在门外。

热门的小组会议会场也见记者人头钻动,有某香港电视台女记者日前因在场媒体记者太多,遭不慎摔跤的摄影记者波及而受伤见血,忙乱中甚至遭到尴尬的碰撞。这名女记者当场泪如雨下。

让人尴尬的事也发生在男记者身上。对媒体来说,在中国大陆要能面对面采访到决策官员机率极低,每年的两会却是近身采访官员的最佳时机,因此记者无不发挥平日少见的冲锋陷阵能力努力贴近官员。这次会议期间,一名中国境外男记者努力追逐官员不成,却因为拉扯太严重,裤子差点被扯下。

人民大会堂与各会议会场林立的安全人员常常是导致混乱场面的“助力”。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日前与妻子陈云英举行记者会,散场时,记者蜂拥而上趋近林毅夫时,安全人员不但口出恶言,更粗暴的扯下一名记者的挂在胸前的采访证。

事实上,采访两会时,媒体记者被安全人员推挤的频率非常高,尤其走在人民大会堂外,如果不即时出示采访证往往就会遭到无礼对待。

有媒体记者讥讽这种种现象为“中国两会的特殊采访现象”,并担忧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北京是否有能力处理届时更多媒体记者,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情况。

来源:中央社记者周慧盈北京特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