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工业发展努力付出沉重代价

作者:马尔蒂2008年2月29日香港报导 发表:2008-03-01 23:0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1970年代末开始经济改革以来,中国把自己变成主要工业强国的努力让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与污染有关的酸雨、河流污染等问题现在在中国十分普遍。北京当局采取了措施试图改善环境保护,但是大部份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些措施远远不够。

中国很多城市在污染严重的时候,能见度很难超过几百米。干旱在中国北方造成200多万人缺乏足够的引用水,部份原因是当地现存的水资源都遭到污染。在广州等中国南方城市,当局10多年来一直试图改善空气质量。

近年来,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已经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尽管中国有世界上一些最大量的水资源,但是中国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原因是水过度使用而且被污染。很多专家说,中国很快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中国一半多河流受到污染

卢思骋是绿色和平中国项目总监。他说,政府的数字显示,中国一半以上的河流湖泊都遭到污染,空气污染也同样严重。卢思骋说:“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7个在中国。”

而且中国日益增长的人口正在加剧中国的污染问题。美国布朗大学教授江雷文(Leiwen Jiang)专门从事国际与环境问题的研究,他说,中国的人口增长虽然没有达到令人震惊的速度,但还是值得担心:“人口增长和消费的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

比如说,中国水资源分布并不平均,北方要比南方干旱。但北方仍然要面对人口的不断增长,因为人口增长意味着每人得到的水会更少。

努力基本失败

北京当局已经采取措施,试图改善污染局面。中央政府关闭了数百家污染工厂,并对不遵守环境规定的工业处以罚款。但是香港岭南大学环境研究教授夏博义(Paul Harris)等专家都认为,这些努力基本失败了。

夏博义说:“在地方、地区和省一级政府中,腐败和想从利润与工业化中得利的愿望依然过于强烈。从这个特别角度来看,中央政府在地方没有什么影响力。”

夏博义说,很多工厂宁愿被罚款,也不愿执行代价更高的环境标准。他相信只有当污染问题开始损害地区经济增长时,地方官员才会执行环境规定。

民众抗议污染

与此同时,专家担心,社区污染程度的增加所引发的健康问题将很快对中央政府构成政治挑战。中国各地已经开始出现社会动荡。生活在污染工厂附近的民众抗议土地和水资源遭到污染。

夏博义教授说,他相信这些抗议活动将同中国污染问题一样持续稳步增加。夏博义说:“政府在对付这些抗议活动和有关问题时会遇到麻烦。所以我认为,从广义上看,中共和政府可能发现,他们的生存和权力会受到环境改变的直接威胁。”

环境活动人士说,如果北京当局希望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严格环保规定,并使用更加清洁的技术。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