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部分老年人流行走婚 多是无奈之举

发表:2007-08-27 10:5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走婚”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男不娶女不嫁”,就是男人晚上到女方家居住,次日凌晨离开,男女双方不办理任何确定婚姻关系的手续。然而,这种原本在摩梭族中才存在的特殊婚姻形式,如今却在老年人的婚姻中流行起来。对此,专业红娘对想要或正在“走婚”的老年人发出警告:“走婚”虽然可以排除因老年人再婚引发的房产、财产等分割问题的纠纷,但“走婚”并不合法,不受法律的保护。“走婚”过程中一旦出现意料不到的问题,双方仍“怨结”难解。

        真实事例:

  财产分割让子女对老人再婚说不

  今年60多岁的陆大娘早年丧偶,始终和未婚的小儿子一起住。去年年底,小儿子也娶了媳妇,陆大娘从此成了“孤单”的人。今年3月,陆大娘来到市总工会红娘协会,希望能够找个伴儿共度晚年。今年70岁的鲁大爷和陆大娘特别谈得来,两人交往了一个多月后,陆大娘希望能和鲁大爷登记结婚,但鲁大爷的儿女考虑到父亲和陆大娘结婚后,各自的财产分割将会因陆大娘的存在而减少,因此不同意两位老人结合。最终,陆大娘在北京亲戚的“点拨”下,主动提出“走婚”的形式,同意不与鲁大爷登记,两人各自拿出固定的生活费,轮流到对方家中生活。因为老人再婚可能引发的财产分割问题消除了,两位老人双方的子女这才同意他们在一起。

  如今,鲁大爷和陆大娘仍在“走婚”。

  红娘协会:

  “走婚”去年才开始在本市流行

  市总工会红娘协会负责人高军说,老年人“走婚”的婚姻形式是去年才在本市流行起来的,比起北京和南方一些城市算是起步比较晚的。因为“走婚”消除了可能引发的财产分割问题,不少子女便接受了这一特殊的婚姻形式。双方老人“走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活费用一般采取AA制;将来一方突发疾病,一般也由各自的子女接回家照顾。

  “走婚”流行源于老年人很寂寞

  “在10对通过红娘协会认识并开始交往的老年人中,就可能有两对默许‘走婚’的婚姻形式,真正‘走婚’的老年人的比例大约在10%左右。这些老年人之所以选择‘走婚’更多的是为了排解寂寞。”具有多年红娘工作经验的高军说,老年人晚年丧偶或 离婚,想要找另一半继续生活的需求,其实就是老年人太寂寞了,和年轻人缺乏共同语言,没人聊天,没人做伴儿。老年人选择“走婚”有两个原因,一是它避免了双方子女最担心的将来可能出现的财产分割问题,二是迎合了老年人“搭伙过日子”排解寂寞的需求。

  “走婚”虽流行但多是无奈之举

  老年人先择“走婚”多是无奈之举,它如同青年男女的未婚 同居,并不受法律的保护,当“走婚”遇到了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比如,“走婚”老人突然生病或出了什么意外,他(她)的女子可能会将责任归咎于另一位老人或其家人,这样就会出现矛盾和纠纷。另外,如果老年人在“走婚”时财物发生了损失、被盗等,对方的女子也可能将责任归咎于另一方。

  对于“走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红娘协会的工作人员提醒“走婚”的老年人,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毕竟“走婚”不是合法的婚姻形式,对老年人双方都没有约束和保护,一旦发生意外,将更让人伤脑筋,解决起来会更麻烦。

  为了让单身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摆脱寂寞,红娘协会的工作人员希望老年人的子女对于父母再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不要将父母推上“走婚”这一并不合法的“单行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