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语”老汉70年后遇知音 两人交谈自如(图)

发表:2007-08-22 11: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8月22日报道 “真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能找到人用这个跟我对话。”昨天,看到“天语”系列报道的冯女士来到陈老先生家,用“天语”和陈老先生畅谈。陈老先生欣喜地说:“我们村已经没人说这个了,没想到外地有这么多人会,还有人专门赶来和我交谈。”辽宁社科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所长曲彦斌教授给“天语”下了断言:这是一种民俗游戏语,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应该保护留存。

“天语”畅谈乐坏老先生

昨天,记者同冯女士一起来到陈老先生家。今年50岁的冯女士是湖北潜江人,最近到北京来看望儿子,看到本报的“天语”系列报道,很感兴趣。“我八九岁的时候,曾经跟着哥哥学会说这种话,一般都是男孩子会,他们之间说着玩。我就跟哥哥说着玩。后来长大就没再说过了。没想到在北京碰着会说的,挺有意思的,就想交流一下。”

看到比自己小了一辈的冯女士,75岁的陈老先生有些惊讶:“我还以为只有我们这年龄的人会呢。”寒暄几句后,陈老先生指着报纸上的一段标题让冯女士念念,冯女士略略停顿后随即念出。陈老先生高兴地笑着,未等冯女士念到一半,就跟着一起念。“对!她说的和我一样!”

两人又试着念数字。记者发现,可能由于一个来自河北,一个来自湖北,两人声调略有差异。念到“七”时,两人的发音产生分歧,小小争议一番后,最后以地域差异为由和解。

 
语”畅谈乐坏老先生。

随后,两人又交流起日常用语(见上图)。陈老先生高兴地说:“真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能和人交流这个。本来以为可能就剩我一个人会了,原来全国各地都有人会。真想知道这种话到底是什么来历,也算了却个心愿。”

“天语”勾起童年回忆

“每次我默默念叨这种话,也算怀念老家,怀念小时候的事儿。”陈老先生告诉记者,自己15岁就离开了河北安国家乡。“感觉和老家越来越远了,说这种话的时候就算怀念怀念。”

冯女士说,猛然看到报纸说起这事儿,才回忆起自己原来也会。“没人提起的话,我还以为自己已经忘记怎么说了,毕竟几十年没说过了。没想到现在张口还挺顺。这个话居然全国有这么多人都会说,可不知道为什么,几乎从来没人提起。”

民俗专家解读

一种游戏语

辽宁社科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所长曲彦斌教授对“天语”很感兴趣。作为民间语言的研究专家,曲教授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一种民俗语言现象,是汉语隐语的一种,也可以称为民间秘密语,陈老先生的这种主要用来作为游戏语。

对于读者给出的5种说法,曲教授评论说:“主要用途还是游戏。有时也用作行话,但不是黑话。另外,徽宗语跟这个还是有区别的,它是另一种汉语隐语。说到作为地下工作者的语言,其实只是临时借用,地下工作也用过方言当交流语言呢。至于香港女中的S语言,其实是另外一种游戏语。”曲教授表示,这种话曾如此大范围流传过,是需要保护留存的。“这是一种民俗文化,即使没有实际使用意义了,也有民俗研究的价值,不能让它消逝。当然,也用不着扩大。”


来源:北京晨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