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的太监寇连材

发表:2007-05-24 10: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说起太监(公公),大家都会联想起赵高,魏忠贤等奸臣,但大家有没有想到太监中也有忠臣!

以下是其中一个清朝太监的简介:
清代太监寇连材可以说是忠义、正直之人。
他冒死直谏、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为后世所敬仰。

寇连材,原名寇成元,直隶昌平州南下七家庄人。
家境中道,自幼读过几年私塾,两次县试均落第而回。
15岁时和铁匠营村张氏女结婚,生有2男1女。
23岁时,其父寇士通因与大财主赵灿打官司未赢,含恨而死。
时值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国仇家恨,使寇连材立志报效国家。
遂亲手自阉,进宫当了太监。

寇连材长得眉清目秀,仪表堂堂,且谈吐文雅,能写会算,深得慈禧信任,被留做梳头房太监,视为心腹。
对于慈禧的揽权干政、专横跋扈,寇连材十分不满,多次劝谏,均遭到慈禧的呵斥。
念其年幼无知,并没加罪,信任如初。
不久,派他到奏事处当差,名为侍候皇帝,实际上是作为慈禧的耳目,监视光绪帝的一举一动。
谁知他深明大义,忧国忧民,对光绪帝的处境极为同情,反将慈禧的所作所为告知光绪。
不久,寇连材又被调回西太后处做会计房太监。

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在光绪帝的支持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有志之士上书都察院,要求变法图强。
西太后惊恐万分,想废掉光绪,惩罚珍妃,对支持、同情变法的大臣给予警告,
同时,下令封禁北京强学会。寇连材秉性耿直、刚烈,面对内忧外患,整日愁眉不展、忧心如焚。

一日,西太后正要休息,寇连材痛哭流涕长跪榻前。
慈禧大惊,忙问原因。
寇连材哭诉道:“国危至此,老佛爷既不为祖宗天下计,独不自为计乎?何忍更纵游乐而生内变也?”慈禧以为他发了什么狂病,并未在意,将其赶走了事。

寇连材见劝阻无效,于是,请假5天,回到老家昌平,和父母、妻儿见上最后一面,以示诀别。
并将所记宫中密事一册交付其弟,要其妥善保管。
随后回宫,将自己有所积蓄分给众太监,一切安排就绪后,
于丙申(1896)年二月十五日上书面呈慈禧太后。
寇连材深深感到上奏之事关系重大,必不能生还,已抱定了必死之心。

寇连材所奏共十事:
一请太后勿揽权干政,归政皇上;
二停修圆明圆;
三停修铁路;
四严惩卖国贼李鸿章;
五重修武备,和日本拚死一战。
其余诸条史载不详,但传闻中最奇特的是最后一条,
奏折中言道,皇帝如今无子嗣,请选天下之贤者立为皇太子,效尧舜之举。

此数条虽有荒诞不经之处,然皆发自肺腑,其忠心字字可见。
慈禧太后阅后,暴跳如雷,怒声训斥寇连材。
火气稍息,多疑的慈禧暗想,以寇连材的见识,恐怕难有此作为,背后定有人指使,于是严加审问。
在威胁、利诱面前,寇连材不改初衷,一口咬定一切都是自己一人所为,和别人无任何干系。
慈禧自不肯就此罢休,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命寇连材将奏折内容背诵一遍。
寇连材从容镇定,一一背出,和奏折内容丝毫不差。无可奈何的慈禧恼羞成怒,喝问道:
本朝律法规定,太监有言政事者,立斩不赦,你不知道吗?
寇连材面不改色,从容回答:
奴才知之甚详,若能拯救国家于水火,死而无憾。
表现了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面对国难,舍身赴死的决心和勇气。

慈禧无奈,命人将寇连材押赴慎刑司囚禁。
两天之后,于菜市口处斩。
行刑这天,寇连材神色自若,整衣冠,向宫阙方向行三拜九叩大礼,然后从容赴死。
年仅28岁。观者无不流泪。

明末清初者顾炎武曾有一句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寇连材作为一名太监,无疑身处社会最底层,然而他身系国事,忧国忧民,不惜一死报效国家,
正是印证了顾炎武的话。
个人以为他的行为十分愚蠢!

不过要改变乱世就得靠一些不怕死,忠贞,犯颜直谏的人!

蛮欣赏他的勇气!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