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披露强迁问题受整肃

发表:2006-12-28 09: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出版的《百姓》杂志最新一期刊登调查报导,披露江苏省宜兴市一个村庄的所有村民将被强制迁离家园的问题。采写报导的记者和《百姓》杂志总编表示,他们因为关注中国农民的土地被强行征用的问题,而不断受到当局的整肃。

《百姓》杂志07年第一期刊登了一篇题为《被政府偷卖的村庄》的调查报告,披露江苏省宜兴市准备在当地湖滏镇竹海景区进行开发建设,要将竹海所属省庄村民全部迁往原本是该村基本农田的一块低洼地。期间涉及政府虚报征地面积和性质,以及用暴力殴打和公安拘留等手段威胁村民签署卖地文件等行为。

采访撰写该报导的《百姓》记者张凯华星期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凯华:“在采访中我感到当地政度对法的藐视。”

《百姓》杂志主编黄良天星期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征地问题一向是《百姓》杂志关注的焦点。他指出在中国土地所有权制度上的瑕疵,令农民的权利受到严重侵害---

黄良天:“现在的土地制度还是比较封建的,斯土之滨莫非王土,这都是党的东西,随便就可以征了。过程中剥夺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就是农民没话讲。还有土地不能进入一级市场,所谓国家建设征用,就创造了机遇,官员、开发商勾结在一起,很多当权者利用这种模糊産权,就把钱弄到自己口袋里了。我们百姓杂志一直关注这个问题,老百姓脚下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黄良天呼吁政府还权于民---

黄良天:“把权利还给人民,让老百姓,土地的主人,自己看住自己的土地,所有贪官都没有办法。不要让你认为听话的或是什么村干部来看,不要,还权于民。老百姓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老百姓的利益不要任何政党、任何帮派或者任何人来维护,他自己会维护自己的利益。”

地方政府非法征地,是近年大陆日益增多的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问题矛头直指政府以及体制缺陷,往往令媒体报导面临压力。

据消息人士透露,收到农民投诉到宜兴当地采访的大陆媒体很多,包括商报、经济日报等,但最后都没能刊登报导。除了《百姓》杂志以外,人民日报的《市场报》也刊登了一篇报导。然而该报采编人员随即受到江苏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压力,要求撤下该报导的网上版。

而《百姓》杂志为了该报导能够顺利刊登,也被迫删去了部分内容,即使如此,仍然冒着被整肃的威胁。张凯华说---

张凯华:“我们的题目是《为了捞钱,政府偷卖了我们的家园》,许多读者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样的文章在大陆现在的媒体是不可能出笼的。我们从昨天开始出版了以后,受到很多网友和读者的电话,说2007年《百姓》依然能坚持这种立场,观念是好的,但是会不会令《百姓》杂志早日……用读者的话就是‘完蛋’。”

《百姓》杂志近年来报导多宗公权力侵害民权的征地事件,令该杂志多次受到整肃。05年年底更被迫撤销杂志封面上“记录变革中的中国”这一版刊口号。而06年第八期报导了江苏省江阴政府暴力拆迁事件后,《百姓》的采编人员受到地方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多重压力。其后,其网站又因转发海外关于江阴事件的后续报导,包括被拆迁户被打死的事件,多次遭关闭。

继11月第四次被关后,杂志社将伺服器从广州转回了北京,现正在测试阶段,新一期内容也都上网,估计近日就能全面开放。然而,却仍然面对困难重重,总编黄良天说---

黄良天:“关闭以后我们想尽快恢复这个和读者互动的平台,但做完以后我们发现,为什么这个我们自己注册的网站自己都上不去了,我们试过我办公室的楼上楼下都能上去,唯有我们办公室上不了,我们一直在找原因,但各方面给我们的答复都是很模糊的,所以今天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到外面别的地方把我们的论坛文章都挂上,你去看一看,我们的办刊风格和方向都没有改变。”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原标题:《百姓》披露江苏村民被强迁关注土地问题受整肃)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丁小采访报导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