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敏感话题都是一道死穴

作者:樊忠贡 发表:2006-08-27 10: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国民党执政时期,报纸经常开天窗;中共执政之后,天窗立即消失了。之所以如此,因为国民党执政时期,任何个人和组织可以自由办报办刊,这就难免有与政府不同的声音出来,政府一怒,天窗就出现了;中共执政时期,公民不再享有自由办报办刊的权利,报纸杂志统统由中共直接掌控,作为一党喉舌,自然见不到别的观点,开天窗也就不必要了。可见,中共执政无天窗并非言论更自由,而是因为非党声音乃至非党中央声音甚至非党魁声音不再能上报刊而已。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等先进思想被人民普遍接受,加之该死的互联网无孔不入,中国人民的声音不可阻挡地发了出来。

面对自由人权的世界大潮,中共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像文革那样一手操控所有媒体了,但又完全不甘心中共声音不再成为主旋律,于是制定了种种法律法规,一方面允许人民享有一定的言论自由,一方面又严禁自由超出他们允许的程度,否则刑罚侍候。

这时候,言论自由的底线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关系到罪与非罪的界限。按现代立法精神,法无明文不当为罪,则中共本来有义务公示哪些话允许讲哪些话不允许讲。但这样一来,操作技术要求高、烦琐、又拿不出像样的理由、且自缚手脚,于是言论自由的底线成了模糊地带。

模糊地带的言论既不是法律明文禁止的、又不是法律明文允许的,官方和民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敏感词”、“敏感话题”来称呼它们。

话又不能不说,——要知道禁止会说话的人不说话其痛苦远甚于哑巴,——法律又要尽量避免触犯,于是我们看到,国民党时期时髦的避讳符号叉叉、框框又在几十年后死灰复燃于互联网上,而且形式更加绚丽多姿,有用英文字母代替的、有用拼音字母代替的、有用星号代替的、有用圆点代替的、有用省略号代替的,多音节词中字与字之间有加一符号的、有讳几个字又不讳另几个字的,……封建王朝的避讳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竟然得到又一次中兴!在全国有识之士一致呼吁纯洁汉语的情况下语言文字的规范又一次遭到故意的践踏!

这里既体现了人民守法的诚意、又体现了对法不正义的嘲弄,既体现了人民可卑的地位、又体现了人民可敬的智慧。

“敏感”,本来多与“敏感部位”、“敏感区”之类联系在一起,指那羞于出口的地方;“×”,本来多与“他妈的×”之类联系在一起,指那羞于出口的字词。现在竟然统统用来指政治、学术话题了!难道我们的政治、我们的学术真的那么肮脏不堪吗?

敏感字词不能直接用、敏感话题不能直接说,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忽然想到武侠情节,顿时明白:武功再高,也有死穴,轻轻一戮,也难免一死,所以格外注意保护。然而格外注意保护又恰恰暴露了死穴所在。武功越低,死穴越多。

原来每一个敏感话题都是一道死穴。

2006-8-15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