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款打水漂 被骗者发疯

发表:2006-08-18 06: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集资款打水漂 有人含恨而亡 有人精神失常
数百人掉进集资陷阱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到2004年末,瓦房店市有数百人从事着在他们看来非常赚钱的事业――为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瓦房店分公司(以下简称融邦康地瓦房店公司)集资入股。

  直到2006年3月,分公司负责人田某在哈尔滨被警方抓获,参与集资的人们才恍然大悟:他们集体被骗,多年的血汗钱打了水漂。记者从辽宁省公安厅信访接待室了解到,该部门已经接到部分投资者的举报信件,并移交大连市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投资者现状

  八旬老汉因“集资”去世


  2006年8月初,瓦房店市年逾八旬的张老汉去世,张老汉的家人异常悲痛,他们纳闷:身体一直硬朗的老人为什么会突然得病,猝然去世?

  熟知内情的王先生介绍,张老汉的死和2004年他参与融邦康地瓦房店公司集资有关,但老人至死都没向家人说出实情。王先生说,2004年5月,78岁的张老汉经人介绍,到融邦康地瓦房店公司听投资课。课后,老人经不住诱惑,拿出1万元钱集资入股,但是老人没有得到一分钱的本金和利息。2004年下半年,老人开始郁郁寡欢,直到老人去世,他也没能拿回本金和融邦康地瓦房店公司许诺的20%利息。

  瓦房店市市民王某得了精神病,目前已经转到专门医院进行治疗。王某的朋友李国告诉记者,自从王某2004年初在融邦康地瓦房店公司投资后,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但是到2004年10月,王某得知自己十几万的集资款不仅拿不到利息,就连本金也一去不复返后,王某开始自言自语、骂人、打人,“后来实在控制不住病情了,只好把他送到专门医院治疗,医生说王某的病情暂时没有痊愈的可能。”

  在瓦房店市市民王伟的家里,王伟指着破败的房屋棚顶哭着告诉记者,她积攒了20年的17万元血汗钱都被骗走了。

  记者采访时发现,所有的投资者中,大约有80%的人没有向家里人说实话。

  8月11日,记者第二次来到瓦房店市采访时,见到了投资数量最多的徐女士。徐女士介绍,她从朋友、亲戚处连借带高利贷一共凑了200万左右。

  揭开集资面纱

  20%高额利息诱惑投资者
  

  投资者钱某介绍,事情从2003年初开始,有人说在瓦房店市水果街186-9号有一个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有限公司瓦房店分公司,公司负责人是田某,40岁左右。田某放出消息,只要在她所在公司投资1万元,三个月内将获得20%的利息,投资的这些钱将用于在瓦房店市泡崖乡种牛场种植速生林。田某还领着欲投资的人实地参观过,她指着面积达318亩的速生林地说,总公司的投资项目不仅仅这些,公司还在大连市内购买了一栋大厦,在旅顺口区某地还要建农业园基地。

  很多投资者拿出1万元试探着交给田某,三个月后,田某连本带利还给投资者1.2万元。田某许诺投资者,只要他们发展一个投资人,将获得500元钱的好处费。一时间人头涌动,为数众多的投资者把钱交到田某手上。钱某介绍,据投资者私下统计,包括瓦房店市谢屯镇、复州湾镇、炮台子镇、太阳乡办事处、夕阳乡等地共有数百人参与投资,投资者中有教师、律师、公务员、失业人员,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在50岁左右,总投资金额在2000万元左右,在金州区,投资金额在400万元左右。

  集资款要不回来了

  资者高某介绍,2004年10月6日和16日,田某接连放出消息,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准备最后两次向大家集资,集资的利息额不变。田某的说辞打动了很多投资者,有人把家中的房子卖了,有的投资者甚至贷款。等大家把钱交到田某或田某的弟弟手上后,田某给大家出具了手写收条,但是这些手写收条上没有任何经办人的签名,田某让大家相信她,并保证说,公司一直遵循诚信经营。

  这其间,有投资者天天找田某追讨集资款,但是田某总是找很多理由推托,为了证明自己没说假话,田某带了几十位投资者到黑龙江实地考察总公司状况,还带着大家到总公司投资的虎林某农场的奶牛厂参观。

  此后的田某一直躲着不见投资者,她设在瓦房店市水果街186-9的公司只留下她的弟弟、男朋友看守。

  2005年3月,田某露面,她代表总公司和所有的投资者签订了合股经营协议,协议中称,乙方(投资者)自愿以入股分红方式参与甲方项目。甲方(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意接受乙方(投资者个人)投资入股。双方约定定期分红,分红周期为一年。她还给有些投资者出具了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股权证和欠据,但是在欠据上没有经手人签名。在有些欠据上记者看到,还款日期是2006年12月30日。

  2005年12月,田某向投资者传达了一份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股东代表特别会议纪要。在这份纪要上,记者看到:参加人员是该公司长春、吉林、通化、大庆、瓦房店等地分公司的经理。纪要内容上写着:在目前公司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为解决广大股东的欠款问题,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变卖一些财产,其中包括哈尔滨红军街某写字楼,还有大连市某大厦等资产,以应急需。

  此次会议决定,所卖资产的钱款只能全部用于解决股东还款。该公司还做出安排,将于2006年4月将2000亩的树木变现,继续兑现股东的欠款。

  分公司负责人被捕

  据投资者赵某介绍,此后,田某一直呆在哈尔滨总部,直到2006年3月,因为一位投资者的告发,田某在哈尔滨被捕,至今仍在瓦房店市羁押。

  2006年3月,有投资者到瓦房店市泡崖乡种牛场速生林基地参观,他们惊讶地发现,318亩速生林没有了。当地村民告诉他们,这些土地是田某租用的,但是她没有续交租地费,当地村民已将土地转租给另外一个公司。

  至于田某之前描述的旅顺口区三涧堡农业科技园项目,也因没有向当地农民交付土地使用金,地上全部资产被当地收走。

  2006年1月12日,投资者刘某再次来到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哈尔滨南岗区中山路216号的总部,但是刘某没有找到公司高层,也没有人就何时还款回复刘某。2006年5月,投资者得到消息,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部搬走,没有人知道该公司现在何处。

  田某被抓后,有投资者来到田某家,希望田某的弟弟和男朋友能对大家有个说法,但是他们的要求被拒绝。8月8日,记者和部分投资者来到瓦房店市水果街190号楼某单元田某的家,记者表明身份,希望能和田某的家人沟通,但没能敲开田某的家门。但记者从田某家的窗户看见,家中有两个人。

  在田某的公司,记者发现大门紧锁,透过缝隙,记者看见房间内空空如也,墙上还留着一些招贴画的印迹。

  涉及集资金额1.5亿元

  记者从投资者李某提供的一份文字说明上看到,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大连、大庆、绥化、吉林、通化、长春等地设立分公司,几年时间里,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直以“集团式”、“连锁式”的经营方式宣传。在这份文字资料的最后一页,罗列着7个分公司的集资金额数目,记者统计了一下,共有1.5亿元左右。在这张纸上还有部分投资者代表的签名。

  投资者刘某介绍,在田某的办公室,田某曾指着一男子的照片介绍,该男子是某著名基金会的理事,也是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某。

  投资者代表赵某介绍,当有些投资者质疑田某的集资行为时,田某曾经要求他们将原始合同或资料邮寄到一个地址,她将换一种合同关系文字说明给投资者。但是当投资者将资料寄走后,田某表示,她所说的地址是错的。“现在一部分投资者手中没有任何有关参与此次集资的文字材料,田某用了一个计策把证据毁了。”

  事情进展

  总公司副总经理

  公司总部应该存在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部副总经理王佳,王佳确认田某确实是在哈尔滨被抓走的,但是因为什么被抓走,王佳表示不了解内情。

  王佳说,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姓刘,“目前这个公司应该存在,但是具体搬到什么位置我不太了解。”

  王佳介绍,大连旅顺口区三涧堡农业科技园、瓦房店市泡崖乡当初确立项目时,他曾经参与过,但是后来项目走入司法程序,对于目前状况王佳表示不了解。王佳说,虽然向社会上招募集资的方法有争议,但按照他个人理解,田某的行为是公司行为,不应该承担具体责任。王佳拒绝透露该公司董事长刘某的联系方式,并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其他问题。

  记者又拨通黑龙江融邦康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部另一副总经理的电话,显示为无人接听。

  案件正在调查之中

  8月11日下午,记者和部分投资者来到瓦房店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田某目前仍被收押,有两位警官正在调查具体案情。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