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族群百态>>啃老族 吃父母够够

发表:2006-03-11 20: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妙语录:父母挣的钱给我花,天经地义。

小孩长大后赖着父母不愿意出去工作,在国外称为“归巢族”或“Neet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大陆近几年也出现类似情况,大陆人称呼这一群“小孩”是“漂一族”,讲好一听点是“傍老族”,看不下去的人批评这些年轻人根本就是“啃老族”。

“啃老族”出现,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密切关系。在大陆,虽然经济才刚起飞,但“啃老族”随即出现。不少学者认为,“啃老族”和大陆实施“一胎化”政策脱不了关系,由于父母只有一个小孩,从小宠爱有加,很多父母都成为“孝子”。

中国青年报报导,大陆的“傍老族”或“啃老族”是指已成年、有谋生能力,但依旧躺在父母怀里,在不“断乳”状态下生存的年轻人。“啃老族”生活主要来源是向父母要钱。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安琪一项调查指出,“傍老族”或“啃老族”的出现,已成为大陆全国性的社会问题。

上海父母钱赚的多,但养出来的“啃老族”相对也多。新民晚报引述社科院一项研究调查显示,目前不在学校念书的未婚子女中,有高达85%的人生活所需依靠父母。许多上海父母明明已届退休年龄,但为家中的“儿皇帝”而重返职场的例子明显增加。

儿皇帝 要钱不脸红

27岁的上海人徐伟是“啃老族”一员。徐伟的爸爸已年过60,但徐伟至今还未找到工作,徐伟的爸爸现在每天还得清晨6点起床,搭40分钟公车去修配厂上班。徐伟的爸爸其实两年前就已退休,会重操旧业,和徐伟赋闲在家有很大关系。

徐伟每天大多睡到中午才起床,吃完妈妈准备的午餐后,“照例”向母亲索讨人民币30元的“生活费”,然后就呼朋引伴打麻将去,常打到三更半夜才回到家。

吃饱饱 整日迷上网

相对于徐伟是“啃老族”,家境优渥的小玉被外界称为“傍老族”。小玉的父母亲都是工程师,从小就安排小玉上重点小学,希望小玉能一路往上念,甚至出国的经费都帮小玉准备好。

小玉养尊处优,18岁就辍学在家,由于学历不高,找工作自然到处碰壁。小玉后来又花了父母亲数万元去学商务英文和电脑,但每一项都蜻蜓点水的学一阵子,自然难有本事,再加上小玉不愿对人低声下气,所以到现在仍在家靠父母养,每天沈溺在网路上。

不工作 玩乐摆第一

住在上海徐汇区的小陈今年25岁,大学毕业后因为不愿意做辛苦的工作,现在每天和其他的“傍老族”同伴就在港汇广场闲晃,吃一顿饭都要花人民币30到50元。小陈承认他很浪费,父母一个月的买菜吃饭钱也不过人民币200多元,但小陈脸不红、气不喘的说,“父母挣的钱给他花,天经地义”。

“啃老族”的出现,除了是年轻人养尊处优,上海失业率愈来愈高是另一个主因。上海本地小孩不愿意做粗重、辛苦的工作,加上周遭地区的廉价白领、蓝领人才源源不断进入上海市场,不但使上海薪资水准无法上提,也让上海人要找工作愈来愈困难。

联合新闻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