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枪杀事件后 东洲村实地探访(一)

发表:2005-12-20 09: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2月6号广东省汕尾东洲村发生警方武力镇压村民示威事件,据中国官方宣布,事件造成3人死亡。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记者林迪在事件发生后到汕尾东洲村进行了实地探访,并发来了系列报导,以下是报导的第一部分。

广东省汕尾东洲村12月6日发生枪杀事件,举世震惊,事发后好几天,官方才发布零星的,让枪击事件合理化的消息。而东洲村民方面,原来与外界保持连系的人士,有的听说被拘捕、有的在逃亡,更由于当地的电话被截听,许多人已经不便,也不敢讲话。

为了了解这一各方关注的事件第一手讯息,日前记者前往当地实地探访,以尽可能接近事实的真象;而考虑到当地检查严密,随身也就不带什么摄录器材。当晚,长途汽车开到离汕尾市区五、六公里外之外时,就被警察截住,上车检查乘客的证件。

有旅客小声说:‘可能是在搜捕在逃的东洲村民。’汽车又开到了城外加油站时,该车的售票员说:‘以前警察从来不查,自从东洲的事发生后,天天都查。’至于东洲发生了什么事件,他不肯细说,只称:‘死人了。’

东洲处于汕尾城区,向东南方向延伸的一个半岛上,由于它濒临南海的红海湾,因而称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共有田干、东洲、遮浪三个街道,而处在中间的东洲下属四个村,包括这次事发的东洲坑村。

从汕尾城区出发的小巴开出不久,公路上方就出现横贯的大红条幅。过了田干街道,条幅越来越密集,上面写着“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不信谣、不信邪”,以及“无正义只会有邪气,无政府只难有安宁”,还有的写着“政府是东洲人民坚强的后盾”等等。

在大红条幅最密集的地方就是东洲,另外在公路二旁房屋的墙上,每隔一段就贴有汕尾市公安局的大幅通告,气氛一下子显得紧张起来。该局在12月13日一天内就发出二次通告,一个是关于收缴爆炸品和管制刀具的通告,另一个也称为第三号通告,是敦促犯罪份子投案自首的通告。不过,这些公告中很少有完整的,多数都被人撕了一个角或者下半部份,尤其是那些贴在小巷深处的不太当眼位置的,通常都被撕的七零八落,只能隐约的看出一些字。

东洲的公路的二旁,基本上是小镇的格局,各种店铺仍然开门营业,在一个写着‘人民市场’的胡同内,有一个菜市场人流穿梭不息,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主动提起一个多星期前发生的枪杀事件。一个杂货铺的店主刚打开话头,突然意识到什么,连声称:‘不说了,不说了,我说不清楚!’;另一个做载客摩托生意的也是欲语又止,然后指着远处的一个人说:‘他大胆他敢说,知道也比我多。’

相对而言,一些外地来打工的顾忌比较少。其中一个说:‘出事那天,开枪的时候,我没有敢过去,但我告诉你,在我们这里下去一百米左右,在公路边上就有一家死了人,他家里的老婆孩子今天早上还到人民市场的门口哭了一阵子,后来被警察劝走了。’他说:‘这二天每天都有人在这里哭,警察把他们带走,说这样影响不好,可是他们都还是有人来。’

天黑之后,另有一个人指着远处公路边的一辆车说:‘你看到了吗?那辆车是政府的车,但没有公安的字样;它就是停在一个死者的家门前,它就是为了防止外面有人到死者的家里去询问调查。’后来他又陪着记者经过死者的家门口,但他再三嘱咐:不要转过头去看那辆车。

到了夜里,又有一位村民带我到枪击事件发生的地点,那是一个交通要道,是汕尾通向发电厂的必经之路。他说,当时村民就是在这里阻挡从汕尾方向前来增援的军警的。不过这位村民在几十米以前停住,说那里还有警察看着,不能再走近。

而在事发地点上方不远,就有一块巨大的公路指示牌,标示着内湖等地的方向,他回忆说,枪响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敢相信,现场一片混乱,他还说一共死了十几个人。

东洲的另外二个人,也不约而同的提到这个死亡数字,有的还说还有不少人己经逃走,现在警察就想把他们捉回来,当官的也想瞒着外面,他们如果发现有人带着照相机拍照,就会打一顿再说。

在东洲村内看不到有公开的反对政府的行动,但隐蔽的形式却不时可见,在政府11月2日贴的出一张关于发展发电厂的通告上,不知谁贴了一张今年3月3日新华社的一篇通讯稿,上面的标题是“中央领导说电力的盲目发展要收手”。

而在东洲村的另一条小巷里,则贴着一张复印件,上面是南方一个报刋上刋登的数据,称在广东,贪污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贪官就有107例,而凡这一类的传单都是完整的,没有被人撕过的痕迹。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迪采访报导)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