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转冷 中国银行业上市圈钱

发表:2005-11-11 18: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商务部近期公布的数据,2005年1至8月实际利用外来直接投资金额为379.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02%,这是中国自1999年以来外来直接投资第一次出现下降的现象,引起国际金融界关注。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何清涟引用官方公布的数据分析指出,去年中国引进的外资约有一半撤走,外商在中国投资已出现转折。
  
另一方面,今年中国各大银行积极准备在海外上市圈钱。建设银行10月底在香港上市,给该行筹集了80多亿美元的资金。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的另外两家,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现在也在筹备之中,并锁定了英国的苏格兰银行、新加坡的淡马锡公司以及高盛集团下属投资子公司等“战略投资人”。专家警告,中国银行业仍是政府控制多数股份,容易受到政治干预,对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大风险。

去年一半外资撤走 多数外企报亏损
  
过去几年,中国凭藉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资涌入。这些在中国投资的外国公司经营状况如何,是否盈利,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据2005年上半年度中国国家统计司(NBS)公布的数据,中国大陆所有外资企业正以每年负百分之四的营收速度在往下掉。同时,外资的直接投资(FDI)也有小幅滑落。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何清涟今年5月引用中共官方公布的数据撰文指出:“2004年底,中国引进外资5,014亿美元,一半左右撤走,外资存量仅为2,500亿美元。 在中国目前注册的外资企业共有50.45万家,但实际运行的仅28万家。而28万家中仅三分之二盈利。”
  
文章引述2004年7月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反避税官员苏晓鲁的话,55%的外资企业均报亏损。文章还说,广东省统计局对广东696家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外资亏损面逾半。
  
据“失去新中国” 的作者葛特曼透露,依据他所搜集到的相关资讯,在大陆经商的美商“大约只有5%能有获利。葛特曼曾出任美国驻华商会政府关系委员会副主席。
  
美国宾州费城爵硕大学商学院谢田教授对大纪元说:“外商是否盈利,这方面公开的数据和资料很少。在西方公司的年终报表中,他们不一定把在中国的运作单独列出。虽然公司内部从管理会计方面看,一定会有关于在中国投资的损益表,但他们是否愿意把这些资料公开还是个问题。他们可能因为面子的问题、因为中国政府合作方的要求、因为母公司所在国股市和公司战略方面的考虑,都不愿意披露。因为中国市场的潜力,这些大公司即使投资失败也不愿暴露他们的短处。”

中国各大银行海外上市圈钱
  
另一方面,2005年中国各大银行为了在海外上市圈钱,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清查银行内部的腐败大案要案、实行问责制和资产证券化,希望摆脱腐败丛生、千疮百孔的形象。
  
中国建设银行10月底在香港上市,给该行筹集了80多亿美元的资金。建行上市之前,瑞士信贷银行决定放弃出资五亿美元投资中国建设银行的提议,但美国的美洲银行以31亿美元收购了中国建设银行9%的股份。
  
而中国银行经过长期寻觅,也终于找到苏格兰皇家银行愿意成为“战略投资者”,准备2006年上半年在香港公开上市。今年8月英国第二大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美林证券等合作伙伴宣布计划以31亿美元购买中国银行10%的股份,其股权分配如下:苏格兰皇家银行出资16亿美元认购5.16%的股权,在中国银行拥有一个董事席位;美林和李嘉诚共出资15 亿美元认购4.84%。据报,该财团只承诺持股三年,交换条件是获得中国政府一项前所未有的保证,担保该财团的投资不受中国银行财务突然恶化和其他风险的影响。在苏格兰银行宣布有意入股中国银行后,该行股价下跌了5%。
  
有业内人士称苏格兰银行的这次投资“不是战略投资,是关系投资”,是跟中共政府建立关系。不看好这种投资的专家认为,中国银行业财务资讯欠缺透明度,坏帐与腐败非常严重;另外,给予外资银行的股份数量有限,无法让外资拥有经营决策权。像苏格兰皇家银行只拥有10%的股权,很难对中国银行的管理和改革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
  
另外,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的工商银行,目前正在设法与欧美金融机构接触,洽谈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事宜。不良资产率最高的农业银行正在进行财务重组。

“战略投资者”风险大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副教授、前世界银行驻北京办事处高级官员鲍泰利对美国之音说:“中国有着全球最高的储蓄率。中国的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45%到50%。这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具有相当诱惑力的。”
  
鲍泰利说,他最担忧的是中国银行业的管理问题。他说,尽管一些银行将会被部份的私有化,但是政府仍然拥有多数股份,这意味着,这些银行受到政治干预的可能性一直存在,而这是一个大风险。
  
英国伦敦政经学院院长Howard Davies早些时候表示,一个国家经济若呈现高度成长,股市应当也同样会活络,但中国却相反,大盘指数几乎跌到谷底,这是“非常不寻常”的事情,也显示中国经济暗藏危机。他举例说,中国金融机构呆帐始终居高不下,过去还有些透过政治因素,向国营银行借款,这类的呆帐更是隐藏看不到。他呼吁,投资人若有意前往中国投资,一定要先做好风险评估,否则难有获利的机会。
  
美国宾州费城爵硕大学商学院谢田教授分析:“外商当然知道中国银行坏帐严重。建设银行上市之前,中国政府就注入了大量资金解决坏帐,而今年3月建设银行董事长张恩照因腐败被双规。这样的银行为什么还有人去买?这些投资者说,他们是看好中国未来的潜力,而不看重现在是否盈利;还有一个就是他们认为是中国政府担保,不会让银行垮掉,他们等于是把自己和中共的命运捆在了一起。”
  
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程晓农博士和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张清溪曾多次指出,只要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变,经济制度就不会改变,经济制度不变,中国银行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换句话说,中国的所有经济问题,其实都是政治问题。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