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专家探讨中国法制改革的挑战与展望

发表:2005-05-29 08: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与美国亚洲基金会(Asia Foundation)日前联合举办为时一天的中国法制改革会议,云集美国和中国的专家,讨论中国改革司法行政系统的情况。出席会议的特约嘉宾有美国最高法院副法官桑德拉·奥康纳(Sandra Day O’Conner)、美国法院资深法官杰·帕莱格(Jay Plager)和新任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先生(Zhou Wenzhong)等。周文重大使就中美司法合作的发展发表了演讲。

法庭是保护弱者和减轻社会经济转型期之创痛的机制,正如纽约大学法学教授法拉克·俄普翰(Frank Upham)所言,在中国农村地区培养合格专业的律师有助于代表中国的广大农民表达他们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不平,并让法庭听到他们的声音。

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法学教授斯坦利·路布曼(Stanley Lubman)说道,俄普翰的观点涉及到法制文化问题(即官员和民众对法律的态度)以及领导人倡导根本性改革的政治决心,而这两者是中国法制改革的核心因素。

乔治敦大学法学教授詹姆斯·费尼曼(James Feinerman)认为中共是否放弃其对司法机关的控制是领导人倡导司法改革的政治决心的重要标帜。

切尔西地区法院的首席法官汤姆斯·盖利(Timothy Galley)忆起他参加过的两次由美国外交部组织的中美交流培训项目,他说通过与中国年轻法官的接触及观看他们模拟法庭的演练,感到中国人非常希望加强他们的法制建设,并且渴望了解美国法律系统的操作方式及其优缺点。

(《卡内基中国透视》月刊Carnegie China Insight Monthly2005年第5期供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