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最卑贱的人?

发表:2005-05-27 09: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毫无疑问这个称呼属于民工。在众多大大小小的媒体上,他们的形象是多么丑恶啊。你看:“欺骗、自杀、跳楼、爬塔吊、赌博、卖淫、强奸、抢劫、裸奔、讨薪、性饥渴,讹诈、偷窥、械斗、口吐秽言、赤裸上身、逃逸、不可求药、素质低下、馋嘴、手脚不净┉┉”

  各大媒体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民工长期性压抑 连续奸杀四名女子”、“赵薇浑身脏兮兮像民工”、“20民工集体偷窥女生洗澡”等等。以至于“你丫怎么跟个民工似的!”这样的话,竟成了某些人的口头禅。

  那么,谁又是中国最可爱的人?

  毫无疑问,这个称呼仍属于民工。他们长期漂泊在外,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却以工蜂般的辛勤劳动,为家乡寄回去一笔一笔的钱,为地方建起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为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贡献着汗水和血泪。

  他们的命运,却低贱得无以复加。吃着难以下咽的饭菜,工作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睡在肮脏拥挤的工棚里,还时常被苛刻的工头克扣工资。过年过节回家,还得在闷罐似的车厢里,饱尝颠沛流离之辛酸。

  在一个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里,真正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为什么会成为贱民?

  曾几何时,民工已变成了一个暧昧的词儿。“欺骗、自杀、跳楼、爬塔吊、赌博、卖淫、强奸、抢劫、裸奔、讨薪、性饥渴,讹诈、偷窥、械斗、口吐秽言、获救、赤裸上身、逃逸、不可求药、素质低下、馋嘴、呼吁关怀、关爱民工、手脚不净┉┉”成为媒体报道中的描述民工形象的常用语。诸如此类的用语从媒体中可随手拈来:“在京民工长期性压抑 一年多连续奸杀四名女子”、“七名民工爬塔吊为讨薪”、“赵薇浑身脏兮兮像民工”、“为200多元工钱讨薪民工锤杀工头家人”、“因小磨擦大打出手一民工受伤后称不值”等等新闻标题。

  考上研究生,托福考了630分等平常事件,只要挂上“民工”的字眼,亦成为媒体眼中的新闻,加以详细报道。从另一个侧面再次证明了媒体对民工形象的社会偏见。

  民工是弱势群体,作为社会正义、社会良知的新闻媒体,理应是民工群体利益的维护者,而且多数媒体也把其焦点对准了弱势群体民工,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义务帮其讨薪,关爱其健康,关心其子女,切实维护了民工的利益。但是,慷慨好心的糖果里包含着刻板成见的毒药:民工就是乡巴佬,他永远不可能如城里人那样文明、聪明、高人一等。这种偏见潜意识地支配着媒体在妖魔化民工形象,在社会语境内捏造可怜、无助、无知、没有教养、卑下、邋遢、低人一等的民工形象。

  可悲的是,媒体捏造了民工形象已在公众中扎根发芽。笔者惊奇的发现,日常生活中关于农民、民工话题的街谈巷议的话语体系中,民工已是“艰辛、勤劳、卑下、非理性、低人一等”的代名词。

  妖魔化、丑化某人、某个群体、社区、国家的形象,就是不顾事实、不加分析贴上恶的标签,用舆论之棒一棍子打死,使其失去任何辩解的话语权,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这种宣传策略在二战期间各交战国之间,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经常被各国媒体使用,为国际良好的交流、沟通人为制造隔阂,制造矛盾,谋求国际舆论霸权。不幸的是,新闻媒体在道义上援助民工群体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妖魔化的策略运用到纷纷涌进城里打工,为城市繁荣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的数亿农民工身上。这是偏见导致的城市媒体的一个悖论、一个悲剧。

  不可否认,由于教育程度、文化程度、家庭教育等原因的影响,进城打工的农民身上存在着许多城里人看不惯的生活习惯、生活习俗,但是,这些习惯却是他们生活经验的积累,是社会赋予,是城乡二元格局对立形成的,而不是他个人赋予他的“个人文化”。社会要现代化,农村要城镇化,民工要随乡入俗,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要废除。在此过程,城里人、新闻媒体应帮助民工、教育民工养成现代大都市所需要的生活习惯,而不应该嘲笑、丑化他们原有的适应田园生活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在城市和乡村间制造新的城乡文化二元对立格局。

  有评论说,农民落后,在于文化观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笔者看来,农民落后,农村落伍,农民(包括民工)、农村被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妖魔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某些城里人的眼里,民工是啥形象?

  大致来说,有如下说法:

  1、脏。的确,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还有供养家乡的老小,没有多少钱,也没有多少时间来给自己“美容”,又整天工作在尘土飞扬的工地,能不邋遢吗?

  2、素质低:随地吐痰、说话糙、没文化,老打架等等。民工从农村里走出来,9亿乡下的农民,也大都如此。

  3、人格卑下:他们老对街上的女人贼溜溜地看,喜欢骗人,爱赌博,还有的喜欢偷点小东小西等等,所以很招道貌岸然的城里人厌恶。

  4、傻:他们还很傻,为了点工资,动不动跳楼、爬塔吊,有的还丢了性命,瞧瞧,多傻!

  5、有犯罪倾向:在某些城里人眼里,民工天生就是罪犯。你看,报上不经常报道嘛,民工动不动就抢劫,打人,杀包工头,卖淫嫖娼,强奸,等等。不是罪犯是什么?

  妖魔化民工的背后

  于是,作为一个整体,民工这个字眼经常出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报纸上,特别是社会新闻这个板块。看看以下这些报道的标题:

  调查京城民工性生活现状 夜深人静时最想老婆

  20多名民工拿手电偷窥女生洗澡 被发现后还脱裤

  在京民工长期性压抑 一年多连续奸杀四名女子

  多次投恐吓信携子弹 一民工梦想不劳而获被批捕

  在媒体的无意识(有些也许是有意识)炒作下,整个社会形成了许多对民工的偏见:民工就是乡巴佬,他永远不可能如城里人那样文明、聪明、高人一等。这种偏见潜意识地支配着媒体在妖魔化民工形象,在社会语境内捏造可怜、无助、无知、没有教养、卑下、邋遢、低人一等的民工形象。

  在妖魔化民工的背后,是社会失去对弱势群体的同情,造成社会阶层的断裂。于是,民工自然而然遭到歧视,这种歧视,不仅仅是观念和看法上的。

  民工严酷的生存现实

  背受着整个社会的歧视,民工们的外出打工之路,背负着种种血泪辛酸。

  生存的艰难,发展的困境,困扰着全国上亿常年漂泊在外的民工。

  粗粗算来,他们遇到的现实困难就有如下:

  1、生存条件恶劣:在城里,他们做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吃的是粗茶淡饭,严重缺乏营养,住的是工棚,冬不保暖,夏不去热,还有蚊虫的叮咬。生存的状况,严重低于社会平均水准。

  2、工作强度大,社会压力大,家庭负担重:民工们所从事的工作,往往劳动强度相当大,劳动条件恶劣,却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报酬也相当低。选择外出打工的民工们,普遍家庭都有负担,每年都要将劳动所得寄回家乡,养活一家老小。从这个角度去看,他们在被企业欠薪时,有的会选择极端的方式,与他们的生存状况有极大的关系。

  3、遭遇社会极大不公:身处异乡的民工,不仅被众多的城里人歧视,还常常遭到各种不同的管理部门以各种理由来进行盘剥。暂住证,管理费,计划生育盘查,城管费等等,项目多如牛毛。不仅如此,跟在他们身边的子女,也无法享受正常的教育。自发组织的民工子弟学校,还遭到各方的挤压,面临不同的生存困境。

  4、严重缺乏医疗和社会保障:中国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没有覆盖民工这一块。多少民工在异乡辛勤劳作,生病无钱医,有的甚至默默死在异乡,老了回乡无人照料。漂泊的孤独,家人不在身边的寂寞,有多少“城里人”能理解?

  民工问题,中国之痛

  在这个社会大转型的时代,9亿农民,如何转变成现代社会的公民或者居民,是一个困扰中国发展的长期问题。

  民工们,注定将生存在这个社会的绞刑架上,背负一个时代的苦痛。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社会,在释放新生活的欲望之后,历史的恶果,注定将背在民工的背上。

  如果我们无法改变这种残酷的现实,那么,可否,给他们疲惫而苦痛的心灵一丝人性的关怀,一丝人类的爱、宽恕和理解?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