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情报失灵误判北京态度:扁震怒

发表:2005-04-21 18: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新新闻杂志张世嘉/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和中共签订“党对党共识”,让执政的陈水扁和民进党大为惊讶,手忙脚乱中开了个会,赶出了“七点共识”做为回应。一位参与那场会议的民进党人士形容:“看得出来,陈水扁对这件事的强烈不满;也看得出来,国安会取代了陆委会和中国事务部,成为这一阶段陈水扁最信赖的两岸政策幕僚。”

另外一位长期参与民进党内中国政策,并深知国安会运作的人士分析:“别人从外面看,以为陈水扁对江丙坤和国民党很气,其实他更气的是,为什么都没有人事先告知他,共产党对待国民党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改变。为什么直到江丙坤出发前,他读到的报告都还说:北京会藉‘反分裂法’立法的机会,持续对台湾保持强硬态度,甚至会有进一步恫吓表示。”

这位党内辈分甚高的人士透露:“陈水扁将这件事跟美国‘九一一’事件,相提并论,同样都是国安系统失败的例子,他气是气这个,他真正在意要整顿的,也是这个,这件事在陈水扁心目中的重要性,应该高过如何阻止连战访问中国。”

陈水扁的两岸政策幕僚,依制度本来就有三种不同建制。总统府里有国安会、行政体系中有陆委会,党部还有中国事务部。不过除此之外,陈水扁过去还维持了一些体制外的管道,例如透过李登辉的关系,取得和“台综院”的谘询管道,林佳龙也联系了一群年轻学者做研究、提意见;另外海基会副秘书长颜万进不时也会协助做些特定研究案、建议案,供陈水扁参考。

在陈水扁第一个任期内,两岸政策决策过程并没有什么明确章法。比较清楚的,大概只有当时陆委会主委蔡英文的角色,压倒其他人其他单位。蔡英文个人条件好,在立法院可以和各党各派委员们周旋,又受到李登辉充分信赖,是李后期“两国论”路线的主要设计师,使得陈水扁不可能轻忽她的意见。

而且蔡英文任内态度积极,只要牵涉两岸事务,她都不忌讳、不退缩表达明确态度与立场。相较之下,其他部会首长往往含糊其辞、优先寻求自我保护,也就乐于躲在蔡英文后面,让蔡英文去当整个行政体系的两岸政策代言人。

相对于陆委会的强势,那四年中,国安会却迟迟没有完全从国民党时代的角色、功能转型过来。国安会必须低调、噤声,没有公开舞台、更不能在媒体上表演,这种“秘密性”在国民党时代是权力的保障,到了民进党时代,却成了国安会被冷落的主要因素。习惯于大张旗鼓表演的陈水扁和民进党,很容易就忘掉了国安会这样一个沉默、低调单位的存在。

蔡英文主持的陆委会,不只抢眼、而且强硬。那四年中,对蔡英文的政策意见,唯一还能稍微制衡的,只有民进党前中国事务部主任陈忠信。如果蔡英文是“鹰派”的话,那么陈忠信就是“鸽派”最主要的大将了。陈忠信和中国大陆学界及地方政界,过去互动良好,对他们立场、态度,有较多的同情理解,因此做出的判断,通常要比蔡英文温和许多。陈忠信的意见,许多时候又能得到“新潮流”的支持,给了他坚实的政策影响力。

不过“鸽派”在民进党支持者眼中,到底不受欢迎,所以陈忠信也学会收敛过去的火爆脾气,变得格外谨慎、低调,在幕后默默发挥缓和两岸关系的作用。

陈水扁的第二任,情况有了大改变。他将党主席的职位交给了苏贞昌,当然中国事务部的分量就大打折扣了。蔡英文坚辞陆委会主委后,有一阵子还颇为活跃,私下参与两岸政策,不过当上立委之后,就慢慢疏离决策圈了。吴钊燮的专业能力比蔡英文差得太多,再加上前一阵子其二叔吴澧培为了“扁宋会”几乎要和陈水扁翻脸,更大为减损吴钊燮在团队中的发言力量。

相对地,邱义仁回锅当国安会秘书长,陈忠信又进入国安会担任谘询委员,这一对相识超过三十年的老友,迅速主导、并改造了国安会内部两岸政策意见形成的流程。邱义仁进入状况,调整出国安会与陈水扁之间的清楚关系,并建立起远比前四年稳定的定期简报机制,国安会的角色本来就越来越吃重。

虽然在江丙坤访中这件事上,国安会也并没有及时做出准确警告,不过据了解,陈忠信在内部会议,本来就对如何评估中国“反分裂法”效应,有不同意见。等到陈水扁发现周围“鹰派”们给他的讯息,全都误判了中国真正的企图,意外使得国民党找到了发挥空间,他对国安会、尤其是陈忠信的意见,不能不多加考虑了。

“鹰派”们的揣测陈水扁想听的讯息,制造出一片中国强硬对台的印象,冲过头了反而让中国出其不意透过国民党大量释放善意,这样的演变发展,会不会进一步让倾向“鸽派”的国安会悄悄获得更大的政策影响空间,将是当前政治观察的一大重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