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毛主席有感情”的人做点心态描述

发表:2005-02-01 19:5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和一位非常熟悉的友人聊起毛泽东,此友人不时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日子”的留恋,并发出感叹:“我对毛主席有感情!”笔者因着接触过不少“对毛主席有感情”的普通平民百姓,觉得这位友人有一定的典型性,故而愿意描述一下他的心态,以飨读者。

《九评》言:“中共长期的宣传,把党比作母亲的教育,无所不在的中共政治,使得人们已经想不起来要是没有了中共,我们该当如何生活了。”《九评》又言:“当年,多少人在毛泽东的遗像前痛哭流涕地重复着一句话:‘没有了毛主席,中国怎么办?’”这都是对毛时代很多普通人心态入木三分的描述。在“过去美好日子” 里,党就是毛,毛就是党。我的友人由于共产党的洗脑,养成了一种思维模式:毛主席就是工人、贫下中农的大救星,没有毛,还是万恶的旧社会,我们全家早死了;有了毛,我们工人之家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在毛时代,他全家过的是什么“幸福生活”?是一种紧巴巴的窘迫生活,按经济学术语是处在“边缘效应”生活状态,即多一点收入少一点收入对生存至关重要,每日多几分钱则活,少几分钱则死。那时,白昼全家食不果腹,常去菜店或近郊捡菜叶、菜帮充饥;夜里几个人盖一条被(家中平均二个人一条被)而难御北方逼人寒气。这种生活可谓是饥寒交迫。在毛主席伟大光辉照耀下,这位友人全家成年累月生活在饱暖饥寒的 “边缘”状态,心里有着无尽无休的生存危机感,进而认一家人性命实在是系于毛大救星,能活过来,实在要感谢毛大救星的关怀和救命之恩。这可真应了“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了。当年,一家人还发“忧天”之思:如果毛大救星“陨落”了,全家必是陷于苦难深渊,“重受二遍苦,再遭二茬罪。”最终全家都会成野之饿殍、路上冻骨。毛大救星如此恩重如山,所以友人全家至今还怀念他。

这可叫天道乖张,人心暗昧。明明是毛暴虐无道,反覆折腾,造成了全国时常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状态,国民日常所需极度匮乏,饥民饿殍连年不绝,没死的穷百姓反而要感激毛的活命之恩?!匪夷所思!

看来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现象”并非虚言。它描述的是被绑票者与绑匪相处久了,因着天天能在绑匪开恩下苟活,因而被绑票者最后竟拿绑匪当成了救命恩人,对绑匪有认贼作父的情节。

《九评》描述共产党的洗脑术时曾言,“当你作为被依靠的力量去打击别人时,要感谢共产党的‘知遇之恩’。我的友人也因“知遇之恩”而“对毛主席有感情”:毛主席老人家在的时候,我们贫下中农、工人子弟到哪都“根正苗红”,能对地主什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