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紫阳 告别中共”覆盖全球

发表:2005-01-20 13: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前改革派领导人赵紫阳逝世数天,中共政府和媒体继续保持低调和沉默的同时,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民间却掀起念赵紫阳的热潮,海外媒体以及西方政府罕见给予被中共软禁15年的赵高调评价。海外众多的团体在世界各地举办“悼念紫阳 告别中共”集会,“悼念紫阳 告别中共”的声浪正在覆盖全球。

*官方冷 民间热

赵紫阳1月17日逝世,官方媒体新华社在不显著位置发布67字消息,此后大陆媒体再未出现关于赵紫阳的新闻,亦无官员看望赵的家人。

中共同时严密监控异议人士和赵的旧部,阻止他们参加行悼念活动。著名异议人士刘晓波17日被软禁,家电话被掐断;前胡耀邦秘书林牧亦在18日被带走;赵紫阳生前的助手鲍彤和夫人蒋宗曹欲赵家灵堂吊唁,遭国安便衣阻止,夫人被国安推搡致胸椎压缩性骨折。

悼念赵紫阳逝世的非官方的各种行动却在悄悄地进行。一些汽车、面包车载着花圈,前往富强胡同赵家自己社的灵堂吊唁。

“中国人权”消息,18日上午,北京有四、五百名上访民众,自费购买花圈,人人佩戴小白花或黑纱,手举“悼念我们的好总理”的横幅,前往致哀,被上百警察以及大批便衣拦截。

据悉,目前中共决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赵紫阳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但截稿时,仪式时间、规模及出席官员的层次级别尚未敲定。据认为举行仪式主要因为来自是民间压力,加上一些元老、赵的旧部和江泽民的随从讨价还价的结果。

*西方政界、媒体关注

相比国内的冷清状态,赵的去世在海外引起空前的关注。美国国务院1月18日就赵紫阳去世致哀,亦向赵先生的家人以及向中国人民表达哀悼之情。悼文赞赵紫阳“对国家的热爱以及他独特的领导方式,为他赢得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

美国白宫18日对赵紫阳给予了高度赞誉,美国白宫新闻部长麦凯伦说:“赵紫阳是个在道义上英勇无畏的人,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他在艰难时刻忍受了诸多个人牺牲。” 观察人士指出,白宫方面给予赵紫阳如此高度的赞誉,相当少见。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表示悼念。他说,他在1989年访华时,当时任中共总书记的赵紫阳给他留下了“最良好的印象。”

另外,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葡萄牙总统桑帕约、台湾的领导人吕秀莲等国际名流政要都对赵紫阳的逝世表示哀悼;其中,日本首相小泉等还呼吁中国政府推动民主化。

西方主流媒体也对赵紫阳的死讯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国的各大电子传媒在赵逝世当天立即报导。CNN在新闻报导以及互联网上立即发放有关的消息。各大传媒的网站也都有即时发报有关的赵紫阳的死讯。

《纽约时报》在17日刊文称赞了他作为中国在八十年代全面经济改革主要设计师的角色。《华盛顿邮报》则在同一日的国际新闻以头条来报导赵的死讯。

欧洲的法、德媒体也在积极跟进报导。另外,俄媒体也罕见地大幅报导赵紫阳去世消息。

*“念紫阳 别中共” 全球展开

在全球关注赵紫阳去世的背景下,众多的海外华人团体在世界各地举行“悼念紫阳 告别中共”的纪念活动,表达对一个“有良心的领导人”的哀思,并呼吁全世界华人告别中共,迎接一个新的时代来临。

1月18日下午,自由中国运动、全侨民主和平联盟、全球审江大联盟等十余家民间团体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前举行“悼念紫阳,告别中共”集会,对赵紫阳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呼吁民众认清中共才是这场悲剧的根源,告别中共是对紫阳先生最大的安慰与悼念。

大参考主编李洪宽先生在发言中表示,赵紫阳的去世,标志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个时代就是人们希望通过中共内部改良的梦幻彻底破灭。

同一时间,在地球另外一侧澳洲,包括民阵澳洲在内的数个团体在悉尼中领馆前集会,悼念赵紫阳,告别中共。

18日香港有不同团体到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中联办)进行了两场悼念活动。1月19日,很多香港民众到维多利亚公园南亭广场赵紫阳灵台前献花。港媒普遍呼吁要求中共还赵紫阳一个公道。

19日下午,纽约地区的中国侨民冒风雪在中领馆门前,举办悼念活动。近40名民众举着“悼念赵紫阳,告别共产党”的横幅,各代表发表简短演讲。在悼念者向中领馆递送花篮表示哀思时被拒收。

据悉,更多的北美及其它全球各大城市包括多伦多、新西兰、东京等都在计划举行悼念活动,“悼念紫阳 告别中共”的声音正在开始覆盖全球整个华人社会。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