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危机四伏 破坏力胜海啸

发表:2005-01-10 15:0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海啸给亚洲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已确认死亡15万人,更多人居无定所。各国的捐款源源不断地流向受灾国家,希望能抚平他们的伤口。不过,同亚洲不断聚力的社会、经济和战略领域的潜流相比,海啸也只能自嘲“蚍蜉撼大树”。迈入2005年,两股不同的力量都可能给周边各国带来无穷灾难。

回顾2004年

2004年是亚洲经济快步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的一年。部分要归功于全球经济呈上扬走势和大国经济健康发展。去年,全球经济增长5%,日本、美国、欧盟分别是4.4%, 4.3%和2.2%。亚洲各国的表现更加引人注目,经济平均涨幅7.8%;这与拉丁美洲(4.6%)、非洲(4.5%)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6.6%)形成鲜明对比。

地区经济合作、政治协商、安全对话等,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去年11月,中国总理温家宝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货物贸易协定》。到2010年,一个人口将近20亿、经济总值达24,000亿美元、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正式浮出水面,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遥相呼应。

中国在外交舞台的表现,在亚洲掀起了多边主义的热潮。日本、韩国也加速同东盟的合作。始于1997年的东盟10+3对话,更是加深了亚洲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

同其它洲相比,亚洲是个宗教圣地,有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神道教、犹太教等,但亚洲去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如马德里铁路爆炸案、别斯兰的校园恐怖劫持案)。除了局势动荡的中亚和中东地区外,亚洲的多种宗教、文化和平并存。因此反恐还不是亚洲各国政府的头等大事。

中国仍是亚洲发展的生力军。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拥有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经济持续走强,而且已发展成鞋子、手机、彩电、数码相机、自行车等多种产品的世界头号制造商。享有“世界工厂”美誉的中国正向全球展示它的实力。200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美元,但是中国却消费世界石油产量的 8%,发电量的10%,铝产量的19%,铜产量的20%,煤炭开采量的31%和钢产量的33%。

不知姓资还是姓社的中国奇迹

随着中国对世界原材料的胃口越来越大,有个问题更加不为人关注:中国经济奇迹,是姓资还是姓社?这让人想起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当年的豪言壮语:无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政策方面,也就是实用主义,务实。

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精英主导着经济改革的方向,重商主义大行其道。因此,在依然打着社会主义旗帜的中国,大锅饭被打破了,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共同富裕”依然停留在口号上。

伴随着经济转型,中国产生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运动和人口流动。北京的政治和经济智囊团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将出现拉美化(拉美地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和社会失范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逐步沦为跨国企业的代工厂和附庸,失去独立发展的可能性。

胡温新领导班子希望能在生产效益和财富分配上实现新的平衡,但长期受儒教薰陶的中国将如何抵抗已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西方重商主义和个人主义,尚不得而知。

日本和台湾,搅浑亚洲水

然而,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亚洲的发展局面,将会因日本和台湾妄图追求“国家认同”而变得异常复杂。

刚刚走出经济停滞,日本的政策重点就开始从发展经济向谋求“正常国家地位”转变,被称为“经济动物”的日本渴望在政治、军事领域中一展身手。而现行宪法则成了实现该目标的主要障碍,因为1947年实施的日本宪法第九条明文规定:第一款,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第二款,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它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

于是,日本修宪的气氛在急剧升温,步伐在加快。去年5月3日,在纪念宪法颁布57周年的集会上,修宪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去年11月,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提出修宪大纲草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草案主张设立“自卫军”,并允许其行使集体自卫权和在“参加国际活动”时行使武力。同时,日本的右翼分子在媒体上不断地鼓吹“强硬”政策:对朝鲜实施经济制裁;停止对华援助贷款;抗议别国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说三道四等。日本政府的《2005年以后的防卫计画大纲》以及《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画(2005年-2009年)》,第一次明确提出把中国和朝鲜视为假想敌,日本高官甚至公然表态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

其实,虽然日本声称,参拜靖国神社是一项文化活动,但此举往往招致其亚洲邻国的强烈抗议和谴责。日本一直拒绝承认其侵华罪行;若一旦成为“正常国家”,日本可能会对其在1894年至1945年间侵占朝鲜、中国等国的历史更加“健忘”。

虽然亚洲邻国对日本的印象不佳,但日本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康明思(Bruce Cumings)在其Parallax Visions: Making Sense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解读美国世纪末的东亚政策》)一书说,日本遭到美国核弹打击,所以日本二战战犯大部分被免罪。同理,先辈们的罪行让日本年轻人去承担,似乎也说不过去。而德国却在为二战受害者进行赔偿。

3 年前,原籍匈牙利的迈阿密犹太裔民众把美国政府告上法庭,指责在二战末期美军士兵曾劫获了一辆装有大量黄金、珠宝及其它贵重财物的列车,随后这些财物不是被据为己有就是下落不明。这些犹太移民要求美国政府就此做出赔偿。去年12月,美国政府同意庭外和解。如果日本还有良知的话,其所谓的“正常国家”决不应是上世纪那个因大肆侵略邻国而被强制剥夺“正常国家”资格的国家。

另外,日本也在积极争取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但其国内弥漫的军国主义情绪无疑是给它的努力泼冷水。

事实上,自和平宪法实施以来,世界和日本自己都获益不浅。很明显,修改和平宪法,不符合日本利益。一个正常国家不仅有宣战和发动战争的权利,更应有和解同维护和平的意愿。而日本似乎只看重了前者。

同时,东亚的力量平衡,却很容易被也在寻求“国家地位”的台湾打破。

2000 年,陈水扁赢得总统大选,标志着台湾民主化的巨大胜利。摆脱了国民党的高压统治后,民进党开始加快其“去中国化”的步伐,极力为台湾民众灌输“独立国家” 的意识,并计画2006年修改宪法,2008年正式宣布独立。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等领域,凡是涉及到中国元素的(如名称中含有“中国”)的,一律都被修改。

面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所有国家都想同它拉上关系;而台湾却想彻底脱离同中国的关系,频频以“独立”挑战北京的忍耐力。。是坐看大陆日益强大,还是不顾一切后果宣布独立?煎熬在如此困局之下,台湾根本没有心思去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无论独立是否名副其实,打着“民主化”旗帜的民进党已经把台湾的稳定和繁荣押在了后者。但他们忘记了:任何大陆政权(无论是共产党的,还是民主)决不会答应台独的。

影响亚洲的地缘政治

在苦果酿成之前,扭转这种局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两个地缘政治因素却影响亚洲的战略平衡。

一方面,海上强国(美、日、台)同陆上强国(俄、中、朝、韩)的较量。2004年见证了美、俄的大规模军事演习。2月,俄罗斯举行了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安全2004。6月至8月间,美军的“夏日脉搏”军演更出动了15万部队、600架战机,50多艘战舰,总共12艘航母也派出了7 艘。今年,中俄将在中国东北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俄罗斯甚至将派出其远端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而当华盛顿-东京-台北的防卫轴心不断巩固实力,北京-莫斯科-新德里的防卫体系仍停留在讨论阶段。

另一方面,中国、日本必将在21世纪崛起。这是史前无例的:以前日本是中国的附庸国,而后来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日崛起的局面非常耐人寻味,因为中、日都在重演对方的历史。中国这个冷战中的政治、军事大国已把发展重点转移到经济领域,并取得了辉煌成绩;而在冷战中大力发展经济并成为经济强国的日本,却希望在政治、军事领域有所作为。纵使两国经济社会来往密切,但因历史原因等问题仍难达到互相理解。

当然,陆上强国不愿因亲近中国这个二等强国而损害他们同一等强国美、日的关系,所以它们的力量仍难同海上强国抗衡。

经济活动、国家认同和地缘政治能否影响亚洲局势,中、日能否共同推动亚洲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局面,仍需拭目以待。然而,如果二者都不能成为现实,一场比本次海啸更为惨重的灾难将在所难免。


亚洲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