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金庸、余秋雨:道德偶像的黄昏

发表:2005-01-06 00: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82岁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与28岁的清华大学研究生翁帆的情事,在2004年岁末刚一公开,立即引来漫天唾沫。不少人义愤填膺、破口大骂,不少人顿足捶胸、如丧考妣。可人家才不在乎你的态度,爱照谈,婚照定,据说已快携手入洞房了。只不知年愈八旬的杨老先生能否枯木逢春、再作冯妇?
  
  杨翁之恋,尽管有些不合常情,但好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人家两情相悦,关别人屁事。若说因老夫少妻太伤风化,可在下分明记得,杨贵妃比唐玄宗小30多岁,且还是其儿媳,还不是一样纳入洞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什么的。再说了,钱谦益娶柳如是的时候,两人好像也差了34岁,却被传为千古风流佳话呢。杨老伯不就是比翁小妹大50多岁嘛,什么大不了的,值得大家一惊一乍。
  
  许多人之所以恼怒于杨翁之恋,恐怕是出于一种心态失落:心中的道德偶像坍塌了!
  
  看看杨老伯未出事之前,其形象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是何等光辉伟大: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国华侨、祖国统一的拥护者,中华传统文化的维护者……上至官方,下至民间,谁个不以知道杨振宁大名为幸事?连有一年杨老伯回国,在飞机场被一群中学生误以为是什么歌星一事,也被媒体大加挞伐了一通,认为是国人素质低下的表现。
  
  那时的杨老伯,如同回到荣国府省亲的元春,“烈火烹油,锦上添花”,各种荣誉集于一身,完全不是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而存在,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尽善尽美的道德象征了。啧啧,人活到这个份上,夫复何求!可怜杨老伯老来不晓事,竟为一个二八女子折腰,把自己几十年来积攒的道德资源一下子给毁了,还为此开罪了众多国人。真是精明一世,糊涂一时!
  
  中国人向来有“寄圣托贤”(笔者杜撰的一个词)的传统,就是总爱对社会强势人物寄以崇高的道德诉求。皇权时代,皇帝是最高权势者,理所当然成为人们心目的诉求对象。屈原行吟泽畔,一遍又一遍地呼唤“香草美人”,据说那位品行高洁、德配天地的“美人”,就是他想象中的楚怀王形象。杜甫在“安史之乱”逃难途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苦苦念叨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北征》)。无奈中国的皇帝中,堪作道德楷模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只好退而求次,把希望寄托在贤人君子身上。有一句话叫作“春秋责备贤者”,贤者越贤,他承受的道德期望值就越高,也越容易受社会公众的道德审判。一个人成为了“贤者”,就意味着他一生背上了一道精神枷锁,他必须园俦兜母冻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