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厂商低价竞销策略引发国外反弹

发表:2004-12-27 15:4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9月中旬在西班牙埃尔切市发生的温州鞋遭恶意焚烧事件(本报9月21号曾有详细报道),让温州鞋企开始意识到“低价竞销”的危险。日前,温州市泰马鞋业董事长廖跃向记者透露,包括他们在内的温州当地12家外贸型鞋企,已于近日在德国申请注册了一个商标,并准备将此商标打造成国际品牌,用于他们今后在国际市场上的会展和销售活动。

  历史:低价“温州鞋”国外频遭劫难

  今年9月17日发生的“西班牙烧鞋事件”并非是温州鞋在国外市场第一次遭遇劫难。今年2月12日,俄罗斯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包括温州鞋商在内的中国商人在此中损失约3000万美元;今年1 月8日,尼日利亚政府发布的“禁止进口商品名单”,让在此名单中的温州鞋损失至少数千万元……

  杭州海关有关人士认为,这一系列“劫难”是低价竞争的结果。海关综合统计处有关数据表明,浙江鞋对欧盟出口均价常年在1.6-2.5美元/双的范围低价波动,同样档次的鞋,西班牙当地生产的价格往往是中国货的2-5倍。

  对策:温州12鞋企联手打造国际品牌

  为了洗脱“低价倾销”的罪名,温州皮鞋生产出口企业开始联手,欲打造国际品牌、进军中高档市场。

  对此,温州皮革行业协会新成立的“鞋类出口委员会”于日前作出第一个动作:12家成员企业合伙在德国注册了一个品牌商标,并将借此商标在国外开拓高档皮鞋市场。据该协会秘书长朱峰介绍,这个新商标将暂时落户泰马鞋业,而12家鞋企的高档皮鞋在国际市场上参加会展、开专卖店、销售“温州鞋”时,均采用该商标,其他档次的皮鞋则仍旧使用企业原有的商标。

  思考:“创品牌”方为“畅销”之道

  据了解,在温州市鞋类出口委员会成立之日,温州市副市长陈宏峰曾对这一创举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培育和宣传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展会,是将更多的温州鞋推向国际市场的必行之道。

  而杭州海关有关负责人建议,浙江产品在走向国际化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创立民族品牌,逐步开拓中高档鞋类市场;其次要在销售国构建健全的、强有力的分销网络;最后,还应该努力加入当地的行业协会、工会组织,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与联系,避免触犯当地的法律、法规。


现代金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