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毒品消费群落低龄化令人担忧

发表:2004-12-26 17:3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越来越多的个案和数字说明,中国毒品消费群体的年龄越来越低,越来越集中在城市。摇头丸是这个群落的主要消费品,而海洛因的影子也随处可见。

■晓琳的故事

如果不是因为今年2月份的一个Party,晓琳,这位18岁的北京高中三年级女生,现在应当坐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样准备参加不久后的高考。

但是,摇头丸打乱了她的计划。6月14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里,与"病友"们排练一个小合唱,为即将到来的 "6·26"国际禁毒日的文艺汇演做准备。她已经在戒毒所里呆了快4个月了,等再过两个月她出来的时候,高考已经结束。晓琳说:"我的学习成绩本来还可以。"

今年2月22日夜里两点钟左右,晓琳和她的朋友,还有朋友的朋友们在北京东大桥附近的一家KTV包间里开Party,为一个将要去日本的同学送行。有人带了摇头丸来分给大伙,晓琳说:"我只吃了四分之一粒,刚吃完不一会警察就来了。"

晓琳和另外7个同学被带到了警察局。晓琳说,可能是他们的包房被人"点"了,警察才来查的。就这样,她被送到了北京市强制戒毒所,进行6个月的强制戒毒。

18岁的晓琳已经不是第一次吃摇头丸了。

" 以前我觉得摇头丸就像安眠药一样,不能多吃。进来以后管教人员给我们上课,才知道摇头丸里面含甲基苯丙胺什么的,对脑神经的损害比海洛因还大呢。我以后肯定不会吃了,我也会把这些告诉我的同学,让他们也不要吃了。"晓琳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但是,在她的口气里,除了后悔,还有一丝的不以为意。她说:"我和我们'摇班'一起的人讨论过,我们一致认为吃摇头丸不会上瘾。怎么就被抓到了呢?还得关6个月,太冤了。"

在她的同学和朋友中,吃摇头丸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她说:"大家一起玩嘛,就是高兴呗。如果只是一块聊聊天,有时候就觉得特别没意思,都不知道干什么好似的。吃了摇头丸就特别兴奋,平时不敢说的也敢说了,听到音乐敢一个人到中间跳舞,有点'喝酒壮人胆'那意思。"

晓琳说她的一个女同学也经常吃,而且是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玩的时候吃的,还说这个同学学习成绩特别好,根本看不出摇头丸对她有什么影响。

除了助兴外,摇头丸在这些年轻人中成了一种时髦的标志和炫耀的资本。晓琳第一次是在朋友们的逼迫下吃的。她的同学对她说:"如果你不吃,我们以后就再也不理你了。"

晓琳说那些经常带摇头丸来的人她都不认识,她有点讨厌这些人,因为他们喜欢吹牛。他们老说这种东西他们家里有的是,还说他的朋友就是卖这个模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