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越来越薄 谈谈北京的“缺乏人情味”

发表:2004-11-30 17: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我从马来西亚到北京留学至今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北京近几年来的进步与各方面的发展,令我惊叹。尤其是成功加入WTO、成功争取2008奥运主办权、接二连三主办世界级选美赛、大量外企的投资等等。北京市容越来越干净,而交通越来越方便。
对我这个“黄皮肤”的异客而言,有幸见证北京这一切的变化,很难得。但是人心和素质的变化,与外表光鲜却是两回事。

胡先生说新加坡小贩中心的食摊老板对多次光顾的顾客依然表现冷淡,而在中国馆子的老板很快就与顾客熟络。首先,我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中国什么地方,毕竟中国地大,每个省市的民俗风情不同。

我在北京的馆子里很少看到老板出来招呼客人,即使有时因为饭菜的问题想找经理,服务员也会说“经理不在”。偶尔同学聚餐,坐的是包间,但点的菜都是家常菜,服务员马上就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上个米饭都要左催右等,最后等到了米饭,却是凉的。

在北京的巴士和地铁上,我也没见有人会让位给老人,即便都贴满标签写着“请把位子优先让给老、幼、病、残、孕”。我父亲67岁,来北京旅游的时候,我也带他坐了几次北京公交车,好几次都没有人让位。同车厢里,有不止他一个老人家,有的甚至比他年纪更大。

重阳节当天,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特别关注》节目中,记者就此明查暗访。个别老人家在受访时,竟都不约而同说,“年轻人比较累嘛!”

乘坐电梯时,我乐于帮别人按开门键。但是每次当我帮别人按完后,他就不理我了,连一句没有笑容的“Thank you”都没有。不过还好,他们没有把我当电梯小姐,因为这里的电梯小姐或先生都是坐着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