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民工子女:奶奶捡破烂能捡来雪糕就好了

发表:2004-08-03 01: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昨天下午,赢赢(前)和5岁的妹妹在破旧的小屋里玩耍。这是他们第一次照相。
  
  赢赢与祖父母以捡来的东西果腹,失学后仍每天坚持做作业
  
    
  北京海淀西五环晋元桥旁,一个现代住宅小区前不起眼的角落里,瓦砾和垃圾中间挤着几座低矮的临建房。
  
  房子里弥漫着馊臭的异味,鼓鼓囊囊的口袋从床上堆到了房顶,7岁男孩赢赢和5岁的妹妹坐在一张蛇皮口袋缝补而成的“凉席”上。
  
  口袋里装着爷爷奶奶最贵重的家当---一年来捡来的破旧衣服。赢赢说:奶奶讲的,要等到急着用钱才会卖。
  
  早晨4点半奶奶离家到现在,赢赢和妹妹被锁在屋里已有10个小时,他们要等奶奶回来才能吃上午饭。奶奶临走时叮嘱:陌生人来了千万不要开门。爷爷4点半就到几里外去捡砖头,要到晚上8点半才能回来。
  
  7月31日,气温31摄氏度---这是拾破烂的好日子。天热的时候,扔出来的垃圾就多,碰到阴雨天或者下雪天,有时连吃的都捡不到。
  
  赢赢的午饭
  
  几个捡来的馒头是全家的午饭。他还记得生平第一次吃雪糕,“奶奶,你要是能捡到雪糕就好了!”
  
  下午4点多,奶奶回来了。
  
  在龚村的一个垃圾堆里,奶奶捡到了几个馒头、几个霉得湿漉漉的辣椒---午饭终于有了着落。
  
  生着了炉火,奶奶端来一盆水,麻利地将捡来的馒头浸到盆里。泡了几分钟后,握起馒头使劲将馒头里的水挤出来。换一盆水,再把馒头浸到水里,泡了几分钟后,再挤干水。
  
  “再馏一馏就能吃了。”奶奶说。“当天扔的还能吃,时间太长了,就不敢捡,怕有毒。”
  
  “米、面太贵了,根本买不起,只能是捡到什么吃什么。
  
  以前附近的小区里米、面、瓜子、糖果,还有肉都能捡到。现在不行了,小区安排了保安,凶得很,有时还打人。“
  
  “奶奶,你要是能捡到雪糕就好了!”赢赢对着奶奶说。
  
  春节时,同在北京打工的姑姑背着姑父买了四支雪糕:妹妹、赢赢、爷爷、奶奶每人一支---赢赢第一次吃到了雪糕。
  
  这时,赢赢被允许可以带着妹妹到房子前面小区的草地里玩---那里是两个孩子的乐园。
  
  长着翅膀、能飞能跳的是蚂蚱,用火一烧,屁股就冒出一股热气。赢赢说,蚂蚱烤熟了,“吃起来像肉一样香”;长着翅膀在地上乱蹦、屁股上长着刺儿的是蛐蛐,“烧出来有点土腥味,不好吃”。
  
  草地旁还有野苋菜、马齿苋,“都可以蒸来吃”,赢赢说。
  
  每到春天草地边的几棵槐树开花时,奶奶就带着赢赢来打槐花。洗干净后,奶奶就把槐花放到锅里蒸熟,“很好吃,有一股花的香味”。
  
  赢赢的求学经历
  
  由于交不起午餐费,他离开了学校。他问,“叔叔,我把作业做完了,学校会要我吗?”
  
  “优6月25日”---赢赢的作业本最后一页上老师留下这样的评语。在此前的一次考试中,赢赢两门都是100分。
  
  赢赢没能按期交出7月份33块钱的午餐费。离7月中旬学期结束只有10几天,他离开了学校。
  
  由于经济困难,奶奶当初并不赞成赢赢读书。但爷爷坚持送他上学,理由是“将来孩子说亲事咋办?”去年9月1日,赢赢进入牛羊埠(音,因为全家人都不认字,他们说不清学校的具体地址)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赢赢担任学前班班长。
  
  每天早晨,爷爷奶奶临走时,都要喊醒赢赢---6点半,学校的班车准时路过这里。
  
  每天起床后,赢赢都要麻利地趟过院子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垃圾,来到一个倒放在地上的水龙头前排队---周围几十户捡破烂的外地人都要到这里洗脸。
  
  “一个人走在沙漠里,一看后面却没有脚印,你猜为什么?”学校里,赢赢最喜欢一位喜欢讲“脑筋急转弯”的贾姓老师。
  
  入学时,贾老师给了他一支铅笔、几个本子,书包则是奶奶从垃圾里捡到的。
  
  赢赢说,学校一进门的地方有一个花坛,里面开着3种花:一种黄的,一种白的,还有一种是红的,他都不知道名字,“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这些天里,赢赢像放暑假的孩子一样,把课文后的作业全做了一遍。“叔叔,你说,我都做完了,开学了学校会要我吗?”
  
  赢赢的学费
  
  71岁的爷爷在工地上筛沙子。几天后,他起了好几次都没有起来。奶奶说,“赢赢的学费肯定凑不齐。”
  
  7月29日下午,奶奶卖掉头一天爷爷捡到的砖头,沮丧地回到家里。赢赢说:“奶奶很着急,使劲地用手打自己的脸。”
  
  在回来的路上,奶奶把藏在袜子里、卖砖头得来的10块钱丢了。
  
  赢赢就带着妹妹顺着回家的路去找。在离家一里多的地方,赢赢在路边的一处草丛里找到了10块钱。
  
  “家里就有80块钱了。”
  
  奶奶说。这个月的房租还差40块钱,上个月交房租时,跟一个一起捡破烂的安徽人借的50块钱还没有还上。
  
  1998年冬,时年60岁的奶奶带着赢赢来到了北京。
  
  他们的老家位于河南省信阳县的一个小山村。赢赢家原有几亩山坡地,吃水要到一里外的大山沟里挑。
  
  1998年,赢赢刚1岁多,母亲在喂完妹妹最后一口奶后,离开了这个贫困家庭---当时赢赢的妹妹才两三个月。
  
  随后不久,爸爸提出要出去找母亲,从此再也没有回家。
  
  赢赢说:爸爸临走时在他的床头放了两袋方便面,马上遭到了奶奶的训斥:“胡说,那时你才1岁多,记得什么!”奶奶说,是孩子太想爸爸了,“想出来的”。
  
  在北京的5年多,奶奶只去过龚村、附近的菜市场、杨庄、五孔桥临近一带---龚村,可以捡到馒头、衣服;附近的菜市场,可以捡到蔬菜、肉和鸡架;杨庄和五孔桥的垃圾场,可以捡到砖头、铁丝和钢筋。爷爷每天从几丈深的沟里把砖头撬出来,再背到沟上边的三轮车里。
  
  一个月前,爷爷还在附近的一个工地筛沙子。筛沙子是工地上最重的体力活,每天能挣到10几块钱,一般只有棒劳力才会干。
  
  6月底的一天早晨,爷爷准备起来上工地,71岁的他起了好几次都没有起来。
  
  赢赢随后离开了学校。
  
  “9月1号,赢赢的学费肯定凑不齐。”奶奶很发愁。
  
  ■对话
  

  

  想做不被欺负的武林高手
  
  新京报:帮奶奶捡过垃圾吗?
  
  赢赢:捡啊,以前没上学时候老捡;上学了,星期天不上课就捡。
  
  新京报:你吃过捡来的东西吗?
  
  赢赢:吃过啊。土豆、白菜、馒头、萝卜、菜花、果汁、柠檬汁,还有肉。
  
  新京报:你最爱吃的是什么呀?
  
  赢赢:土豆。面面的,我跟妹妹都喜欢吃。
  
  新京报:最不爱吃的是什么?
  
  赢赢:有时候奶奶捡回的肉都臭了,难吃得很,要是弄得香喷喷的,就很好吃。
  
  新京报:喜欢北京吗?
  
  赢赢:北京有花有草,还有老师、同学。我挺喜欢这儿的。
  
  新京报:去过天安门吗?
  
  赢赢:听说过,没去过。我最想去动物园,去看那里的老虎。
  
  新京报:有没有收到过生日礼物?
  
  赢赢:生日?是问我多大吗?(听完解释后)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生日。
  
  新京报:以后长大了,还会像爷爷奶奶一样捡破烂吗?
  
  赢赢:不想。捡破烂没钱。
  
  新京报:你觉得你是北京人吗?
  
  赢赢:好像不是。
  
  新京报:为什么呢?
  
  赢赢:他们(同村的北京孩子)老欺负人。有一次,他们把捡好的垃圾推倒,还非说是我干的。我们不敢惹他们,奶奶说,他们会把我们赶走的。叔叔,我又没惹他,为什么他们还欺负我呀?
  
  新京报:还记得老家是什么样子吗?
  
  赢赢:不记得了。听奶奶说,山下有一条河。
  
  新京报:以后长大了,你会回去吗?
  
  赢赢:不会吧。闯闯(姑姑在老家的孩子,去年来过北京)他们说河南话,我说北京话。他们说快了,我都听不懂。
  
  新京报:长大了想干什么呢?
  
  赢赢:做一个武林高手。遇到麻烦事就不会被欺负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