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并没有真正系统地学习过经济学,我读的是工商管理。但我觉得大学对人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一个人的最终发展并不绝对地依赖大学教育。我对经济学的理解和认识完全来自业余爱好,甚至是日常生活。至于说我偏向某种理论,那只能说我对经济学的爱好和理解是建立在我个人对心理学和哲学的爱好之上。关于我对大陆经济学者的藐视,完全是误解,大陆的经济学者有着从充分的学识,也经过了良好饿训练,他们的知识和见识远高于我这个经济学爱好者。但我所鄙视的是大陆经济学者怯懦和摇摆,尽管大陆学者有着良好的知识和分析能力,但更多的是放弃了自己的良心和一个经济学者的道德。举个例子来讲,不久前,格林斯潘讲了几句关于大陆汇率的话,结果这几句非常含糊的话就被大陆经济学者片面的引用,成为了格氏认定人民币非要贬值的理论根据。当时我看到大陆学者如此引用感到非常的可笑,于是在大陆的一个著名经济论坛上发帖说明,结果还引来一位网友的激烈反驳和讥讽。为此,我在上篇文章中特意提到这件事情,并强烈的质疑大陆经济学者片面理解引用格氏讲话的意图。结果如何呢?在短短的一周之内,国内的经济学者风向果然大变,人民币贬值之事尚未辩论明白,马上就将思想和主题转移到了“中国面临经济通货膨胀”的议题上去了。并有报道说:中共上层非常重视未来的通货膨胀问题。同样的经济学者,一周之前高唱中国经济一片大好,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一周之后又根据格氏的讲话将自己的观点转向了中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人民币面临着巨幅贬值。各位读者可以看一看,这样的中国经济学者如何让我佩服?如何不让我蔑视?
有一些读者认为我的文章是在诋毁中国,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有些读者认为我看问题片面激进。其实,看经济问题必须要看整个社会,看问题必须要全面,如果单一的看经济数据,往往会给人以错觉。我写文章使用一些激烈的语言完全是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以引起各界的重视。任何经济学者或经济爱好者的研究都是为了社会,经济理论也是为了能让人更好地掌握未来,在经济学中,准确预测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更重要的你是否能解释日常经济生活,能否能预测到未来的大致方向,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前使用必要的手段来阻止未来的浪费的损失,这才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其实,判断一个国家是否会崩溃很简单,主要看四个问题:
1. 金融是否稳定。
2. 企业是否有竞争力。
3. 社会是否稳定。
4. 人民对政府是否信任。
如果我们能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一些详细的分析,我们不难准确的判断出这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无视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这个国家必然会逐步走向崩溃。
或许有些读者会认为我这篇文章又在语出惊人,故弄玄虚。但,我想请各位读者在读过这些分析和数据之后就会有自己的判断。事实往往隐藏在假象之中。
胡温政府上台之后,温家宝先生在今年三月十八日讲: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率是25%,国有银行去年的不良资产下降了3%,不良资产降低到了目前的一万八千亿元,整整降低了四百六十多亿元。从表面上看似乎成绩非常巨大,而中共媒体也整天以这个数据来说明中国金融改革的巨大成绩。并推断说,按照这个速度,大约在三年内,也就是按照WTO规定,中国全面开放金融领域之前,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完全可以降低到15%以内,中国的国有银行完全有能力抵挡海外银行的冲击。
但是,当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中国数据的时候,我却又感到了深深的不安。根据中国四大银行自己公布的经济数据看:工商银行使用了三百八十一亿元的利润填补不良资产,建设银行使用了三百零一亿元,农业银行使用了八十四亿元,目前饱受抨击的中国银行则动用了三百八十一亿元,占银行全年利润的92%。四大国有银行在2002年为消除不良资产而投入了高达一千一百二十七亿元人民币,全国百姓人均94元人民币。各位看到这个数据先不要生气,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下面,这就是既然四大国有银行拿出了1127亿元来消除坏帐,但温家宝总理怎么会说只消除了460亿元人民币的坏帐呢?难道是温家宝先生说谎了吗?其实,温家宝先生并没有说谎,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在消除460亿人民币坏帐的同时,一年内又增加了700多亿元人民币的新坏帐,新增加的坏帐竟然接近于消除的坏帐的两倍。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可怕吗?但更可怕的是,2002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一年,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都是中国改革开发的二十年来最好的一年,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最好的一年。在这样好的环境下,中国的企业和银行竟然还出现如此大的不良资产,你说这不可怕吗?
在两年前,我写了一系列文章评论中国加入WTO问题,我指出:中国目前加入WTO的时机并不适合,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加入时机,中国大陆为了解决政治问题而对中国百姓说谎,在政治上不进行改革和准备,在经济上毫无准备地签定WTO协议。造成了未来中国经济崩溃的可能。今日的中国金融界正是这个问题的最具体,最危险的体现。我一直强调:中国经济上的最大的问题不是企业,也不是生产,而是金融,最根本上的是政治体制。
按照WTO协议,中国还有三年就要开放金融。在国际金融界平均的存贷差(也就是银行的毛利润)只有1.5%-2%,而中国大陆的银行是3.5%-5.5%,是国际通行标准的两三倍。三年后,根据WTO协议,中国金融开放之后,中国银行面临着强烈的竞争,如果大陆银行全部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存贷业务,那么企业和个人有谁会放着低息贷款不要而要大陆国有银行的高息贷款?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存贷业务,中国大陆国有银行还能赢利吗?还如何从利润中拿出一千亿元人民币来冲洗坏帐?在未来,大陆银行业所面临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是非常危险的。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银行遍布全国,有丰富的经验和信用,也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其实,谈这些问题都是在浪费时间,这些观点都没有任何可以说服人的根据来支持。我早说过,金融业是世界上投资最小,收益最大的行业,只要你有实力,任何时间进入一个国家都可以很快地取得实效。一家银行或金融机构有要想进入中国,只要能有租办公室的钱,在加上一些办公设备和费用,几十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区建立一个储蓄所或分行。人力资源也只需要拿出高薪和奖励办法,就可以将大陆国有银行中经验丰富的信贷主任们挖走,年薪百万人民币对与海外银行而言,那简直是小菜一碟。金融行业外的人士可能并不清楚,在海外金融界,每个企业中的核心人士大约只占5%,而这5%的人决定着这个企业的兴衰,其薪金也占这个企业全部薪金的60%以上。海外金融界进入中国,只要利用高薪和福利制度将中国金融界的这少部分精英挖过来,中国金融界就会马上出现雪崩现象。大量的客户就会随着这批精英转向海外金融机构,更何况海外的金融界有着更多,更好的经验和实力。而人民币业务对海外金融界的开放,更是对中国国有银行的一大冲击,诸如,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在全球拥有无数的分行,而大陆四大国有银行却不具备这个优势。国内客户只要将自己的储蓄存进开办人民币业务的海外金融机构,这些个人就可以使用这些海外银行的储蓄卡和信用卡在全球提款和消费。中国的外汇管制也就会名存实亡。当中国居民在海外消费,借贷了海外金融机构的金钱,中国政府总不能不让海外放款机构向中国百姓讨还借款吧?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根据中国四大国有银行自己公布的数据显示,国有银行的赢利全部来源于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及少部分的优质客户。尽管国有银行号称在大陆拥有十万个分行,但内地的分行中却有80%是亏损的。真正赢利的不足20%。海外银行根本就不需要在大陆内地开设分行,只需要在主要城市中开办一家分行,就完全可以在大陆的金融界引发地震。中国大陆目前的储蓄额高达八万亿,但海外金融机构只要将一万亿储蓄吸引走,中国的国有银行就会全面亏损,所谓的自救就会成为一个空话。难道中国老百姓就真的傻到只认中国银行有信用,而不认为海外银行有信用吗?
有人曾问我:你说中国经济会崩溃,什么时间会崩溃?其实,这个问题只要看中国银行业就能知道。2005中国金融开放,按照过去的经验,海外金融机构在一个国家金融开放之后的三年才能真正进入这个国家的金融行业,我们无论从南美的巴西,阿根庭还是亚洲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可以看到这点。在这三年中,有实力的海外金融机构基本都可以站住脚根,没有实力的也会知难而退。这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之所以能站住,就是因为他们在三年的时间里已经争取到了大量的优质客户。以我保守的估计,到了2008年,海外金融机构将争夺到两万亿美元的储蓄存款。而这个推测的根据是由海外独资及合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例而来,一旦海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这些优质客户就会“重返家园”,回到海外金融机构的怀抱。中国国有银行的垄断就会被打破。而中国国有银行因为优质客户的流失,国内居民的高额储蓄就会成为严重的负担,亏损日益严重。金融机构失去了流通性就会逐步走向灭亡。这个时候,危机就会累积到了极点,国有银行因为失去了优质客户就要降低息差来争取客户,降低息差就意味着利润降低甚至是消失。而到了2008年,中国召开奥运会,各项开支巨大,低效率的奥运投资无法尽快收回,银行坏帐巨幅增加。这样的结果就会对中国的国有银行产生真正的危机。人民的信任就会丧失。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在短短的一周之内摧毁整个国家经济。而目前中国赖以生存的“国家信用”也会荡然无存。事实上,发生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无论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领导人都在使用“国家信用”来挽救本国经济,但最终的结果是“国家信用”全面破产,无一不是遭到了失败。毕竟,在百姓心中,百姓个人的利益要远高于国家利益。魑荒苤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