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贵”留英学生调查: 哪里来的钱?

作者:李佳 发表:2003-12-21 20: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编者按: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外留学人员高达46万人,仅学费这一项,中国人每年投入“洋学校”的钱就达数十亿美元。而在庞大的“留学大军”中,小留学生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的消费水平比起那些大留学生来说,似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甚者,一些小留学生一到了国外,就把学习的任务抛诸脑后,开始开名车、住别墅,频频出入各种社交场合……

“富贵”留学生

随着中国海外留学热不断升温,类似的小插曲时有耳闻。据中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在外留学人员总数已达46万人,分布在全球至少10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尤以美国和英国居多。

据美国方面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连续3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光是每年签发给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就近2万张。目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已接近6万人。此外,到英国留学的中国人也不断增加,大有跃居各国之首的态势。虽说具体人数尚无统计,有说3万,也有说6万。不过,据英驻华使馆透露,仅2001年,留学签证就发放了1.7万张。而且在留洋求学方面,中国学生和家庭十分慷慨,据说中国留学生每年都要向国外送去数十亿美元。

近日,记者借赴英伦采访的机会,与目前身处英国的部分“富贵”留学生有了“零距离”接触。在感受他们奢侈、“潇洒”的留学生活的同时,也触摸到一个个或迷茫和颓废的灵魂。

留学贵族体验

卉卉(化名)是福州人,长得很像大明星周旋,瘦瘦的、打扮得很有味道。她在英国已经三年了。最先是由中介公司介绍到英国南部的一个语言学校学习英语,后进北伦敦大学学习经济。

卉卉说,她被中介骗了,中介让她在语言学校读了1年半,预科又读了一年,现在才读大一。卉卉说,其实她在来后半年多的时候语言就可以了,但是中介把一年半的钱都拿了,学校不愿意退费用。“我于是就边玩边学,感受老牌帝国的生活。”正如卉卉说是那样,她至少把伦敦是搞懂了的。记者就领略了她在伦敦英国第二大商场买东西时的“风采”,在兰寇、CD、香奈儿柜台,她像是在自家的化装室一样,对每个品牌今年的新产品、有什么礼品送,怎么购买才最省钱,她了如指掌。柜台的营业员都送她试用装。

卉卉说,她在上初二时,就不用国内生产的化妆品和护肤品了。卉卉身上的羽绒棉搂、脚上的皮鞋,都是记者不太熟悉的牌子,但她用的香水肯定是香奈儿的。她说,她去年把一栋楼整体便宜地租下来,给自己留一套最好的房子,其他的租给留学生,“去年,我过的是神仙的日子!”

“伦敦东西贵得死人,但买世界名牌,特别是化妆品就很划算”卉卉说,很多化妆品顶级牌子,都不会打折,但它送的各种用途的赠品,一算下来,相当于打了对折。她说,如果出国,选圣诞节来是最划算的,因为圣诞节打折让你恨不得把东西都买回去。

按她的预科成绩,她可以到一所英国排名前10名的学校学习,但她最终选择了北伦敦大学,“因为我男朋友考不了高分。”在伦敦的第二年,她有了现在的男友。男友14岁和母亲一起在伦敦买房,不久成了英国公民。

卉卉说,男朋友的父亲在福州是个实权官员,在国内有“隐形收入”,而男朋友和他母亲在拿着他爸在国内“没由来”的巨款,在英国花天酒地。

卉卉的男朋友在英国有车,是那种很喜欢扮酷的小男孩,和卉卉一比真的是很单纯的阳光男孩。“伦敦不但有房子,还能买一套房子,还出租赚钱。”卉卉让记者想象一下,她男朋友爸爸到底好有钱,我心中还是没有数。但记者知道,英国人能在伦敦市区买房的人,都不是很多。

男朋友的妈妈不做事,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看好儿子不去吸毒和赌博。剩下的时间,就是逛街、购物、美容、打麻将。

卉卉在伦敦三年,每年的学费等各种费用是30万人民币,“我已经花了爸爸100万元了,但爸爸非要我读完大学拿到英国本科文凭。”卉卉说,她觉得没有什么,反正家里给钱,她也能和男朋友在一起,学习对她并不是件难事。

用美丽换取资本

张双(化名)是大连的姑娘,通过卉卉我认识了她。一身黑色的穿着,一条迷幻艳丽的围巾,张双给人一个冷美人的深刻印象。

张双说,她不能和卉卉比,有一个有钱的老爸、又有有钱得不得了的男朋友。“我是靠自己挣学费,甚至在挣将来的生活。”

张双说,她到英国两年,但在国内已经有了两套别墅。“都是男朋友给买的,一个是台湾的、一个是现在香港的男朋友买的”。张双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自豪,而且她还说,“你别把我想象成那种人,我只和他们交朋友,可不会有更深的关系。”卉卉说,张双的香港男朋友,和她还有一个挺浪漫的故事。男朋友刚认识张双时,就被她迷住了。说要和她交朋友,张双说:“在我账上打上5万,我就和你交朋友。”第二天,沈阳姑娘的账上果真有了5万。

就在记者12月2日离开伦敦回国时,张双的香港男朋友又决定和她一起先到法国旅行后,再和她一起回大连过圣诞节。

张双说,留学生活很贵,她学的计算机专业学费就要8000多磅,再加上生活费、交通费等,一年怎么也得25万,“我自己不挣钱怎么办!”记者问她,这么多的男人对她这样“慷慨”,难道她从不动心?“我是不会和他们认真的,他们也只是钱多了烧的,我还是要回国找一个知根知底的中国男人做丈夫。”“难道你不怕他会怀疑你,不信任你?”“没有哪个男人会这么傻,有钱有什么不好,而且我还拿到了英国的文凭。”张双没有一点顾忌。

留学还是做生意?

在英国记者还了解到,大约一半的留学生在英国都有自己的或小或大的“生意”。做得最多的是倒烟和“贴牌名包”。英国烟价很贵,中国留学生没有几个消费得起的。所以,就有学生把北京的“中南海”烟,以35元人民币的价格带到英国,在英国以17-20磅的价格卖给留学生。

很多名牌提包,都在中国有生产基地,于是,很多留学生就和有钱的当地的“印巴人”(印度、巴基斯坦人)合作,用很低的价格50-100多元的价格从中国发包到英国,在英国用35-50磅的价格卖给英国人。

还有一些留学生,在弄懂留学的窍门后,自己就和在英国的学校合作,给他们在中国以招生形式提取中介费。他们最愿意做的,是给语言学校做中介,因为中介费高,学生好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