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令上说,中秋节是“仲秋节”。这是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当在这个季节收割。我们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可以看到对人们在中秋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庆丰收的情景的描述。
从文化和传统的渊源上看,中秋又是“祭月节”。 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有着天然的崇拜,在古代帝王的礼制中就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就固定选在阴历八月十五日。
到了唐,宋年间,民间中秋赏月之风就很兴盛了,《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就有如下的描述:“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许多千古叫绝的中秋诗句,多是那个时代的文人留下的。如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 一直为世人所传颂。
中秋赏月不仅在中原汉族由来已久,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湖南侗族,台湾高山族等都一直流传着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
天高云淡的秋夜,天空洁净,月亮看去既圆又大。中秋节时月亮更是圆满,所以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唐代诗人殷文圭在《八月十五夜》中写下著名的诗句:“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
后来民间在中秋之夜,烙制一些象征团圆的圆饼,饼内包上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面压上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用来祭月之后,由家中的长者将饼按照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这就是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明代《西湖游览志余》有如下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延续至今,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在现今的中国民间习俗上,中秋节已被海内外华人视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结束本篇之前,真心的祝福大家与家人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