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水暖:呼唤穷人们不再卖血的“小康”

发表:2003-09-06 17: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目前,我国已经宣布“基本达到小康社会”,宣布这个结论的依据,应该是以国民经济统计部门的数据为基础的,说实在话,我始终没弄明白统计部门的“基本小康”标准的现实含义,也不大清楚一些省市所进行的社会调查数据是怎么来的。比如前天一位叫陶然的网友撰帖质疑所谓的“薪资调查”结果,上海市的职工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5万多元,如果这就叫做“小康”,我举双手赞成,因为,即便在我们“发达”地区,普通工人的工资也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我昨天在楼下碰到邻居的女儿,在一家颇有名气的合资工厂打工,她告诉我,一个月连续加班,做满31日,收入也不过700元左右。

我以为,所谓“基本达到小康”,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为准,也许,可能按照“人均”,我们确实有理由说“小康”,但是在50%以下的人口,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而占20%左右的银行储蓄人口、却占有60%以上的银行存款的现实下,说整个社会已经“基本达到”了“小康”,我认为是欠客观的,最起码,不能拿锦衣玉食,香车宝马者的“康”,与辛苦劳作、勉强渡日者的“康”扯在一起,“排排坐、吃果果”,变成似乎大家都基本实现了的“康”。

在我看到新华网8月30日的报道《家境贫寒三个女儿要上学伟大母亲偷着卖血15载》之后,更有说不出的感慨,一边,是辽宁黑社会头目刘涌,靠打、砸、烧、杀起家,占有了7个亿的财富,事发后,能够请到全国一流的律师,专家教授为其“保障人权”,免其一死,这是一种“康”。一边,是家境贫寒的母亲,为了三个女儿的学费,“偷着卖血15载”,并且被记者称呼为“伟大”,多么无奈的“伟大”,多么不应该的“伟大”,这是另外一种“康”。

“綦江县年仅43岁的苗家妇女杨琴为了三个女儿上学读书,竟连续卖了15年的血!”,我就不解了,如果说苗家妇女杨琴的三个女儿是为了接受高中,大学这样的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可以进行“产业化”的,需要交高费的教育,完全用不着“连续卖了15年的血”呀。“一直以来,三个女儿光上学费用一年就要几千块”,既然是“一直以来”,就表明在义务教育阶段,杨琴所在的綦江县的学费,每年都在千元左右,我还是不解,綦江县是重庆市的国家级贫困县,怎么义务教育的学费也跟我们这“发达”地区一样?难道也是“小康”的表现?

杨琴家的“康”是极其艰苦的,“杨的丈夫因车祸造成严重的脑震荡,丧失了劳动能力,…她不但要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还要尽办法找钱供应三个女儿读书。上工地、卖废品、当保姆、干苦力,女人的手工活她干,男人的体力活她也争着干。但挣的钱仍无法满足家里的开销。最终,她想到了卖血,怕丈夫不同意,杨琴每次都是背着丈夫偷偷地卖血。这一卖就是15年。”、“孩子们要开学缴纳学费的时候,杨琴有时一天就要卖上两三次!…血站的同志多次劝她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但她总是说为了女儿上学,命搭进去都心甘情愿。”,但是,“命搭进去”,却未必能够了却她女儿的求学梦,因为,教育正在向“产业化”迈进,有人号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杨琴的前景肯定不乐观,况且,杨琴也差不多筋疲力尽了。

“今年,大女儿苟德线考取了九江大学,就读于綦江中学的二女儿苟德敏也即将考大学,三女儿苟德飞也快初中毕业了。”,一个读大学,一个即将读大学,一个即将读高中,都进入了收费不菲的阶段,杨琴的女儿在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改变她们慈母的命运,努力拼搏着,可是,她们被誉为“伟大”的母亲,却透出无奈与绝望“三个女儿都想上学,只要她们争气好好上学,卖血我愿意。只是不知道今后我的血还够不够承担越来越多的学费!”,这就是母亲!母亲准备将每一滴血都奉献给女儿的学业,直到最后一滴。我们的媒体每天都在宣传“知识改变命运”,希望农村的母亲们送孩子、特别是女孩子上学读书学知识,杨琴和的杨琴女儿们努力在实践这个口号,努力去追求这个口号所描绘的前景,母亲用自己可以使用的最后的资源以至于生命,希望她的女儿们不会再为女儿们的女儿去卖血交学费!

我想,如果“基本达到小康”的光泽,还没有惠及杨琴和的杨琴女儿们,没有惠及其他的,没有被记者报道出来的杨琴们,还没有惠及因为集体卖血,集体感染了爱滋病的河南省上蔡村,而被人们称为“爱滋村”的孤儿寡妇们的时候,在13亿人中,只有一千人(包括刘涌)的亿万富翁,只有1、2百万人的百万富翁的背景下,我们大谈“基本达到小康”是不是有些浮躁。毋庸惟言,我们的社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聚集了巨大的财富,我们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统计专家和经济学家们,坐在带空调的办公大厦内,对着电脑上显示的高速增长的GDP,高速增长的个人财富数据,有理由用简单的算术平均把财富“分配”到包括杨琴们的身上,然后讨论“基本达到小康”的成就。但毕竟刘涌们、周正毅们的“康”,并不能代表人数更为庞大的杨琴们的“康”,我们看待“康”与“不康”的眼光,是站在什么人的立场,应该有个正确的理解。

杨琴们需要的是直接的,看得见的,不用卖血就可以达到“知识改变命运”的目标的“小康”,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宗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我认为,在还有杨琴们卖血求学的现实下,在社会贫富差距还无法消除的岁月里,是不是少谈“小康”,多做实事,不图虚名,但求实效,成就是摆在那里的,不用张扬,人民是看在眼里的,是体会在身上的;问题也是摆在那里的,不必隐讳,人民是记在心上,在耐心地等待解决的。“小康”不“小康”我看不重要,有多少个刘涌们、周正毅们那样的富翁更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象杨琴一样的劳动人民,能够公平地,在最基本的水平上,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一切,包括不卖血就可以上学。那样,我们谈论的“小康”,才是货真价实的“小康”,才是理直气壮的“小康”。

(《中国》总第167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