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抢购风”:超市场面令人啼笑皆非

发表:2003-05-01 04:0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已消失了十几年的抢购风在沈阳又出现了,近日记者在沈阳的一些超市目睹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

  抢购镜头之:老婆比非典还吓人

28日早9:30---人物:张先生,家住北站小区。只见他满头大汗,裤腿上沾满了白花花的面粉。手中的车里装着六袋大米,三袋白面,五桶油,另一个也属于他的推车里赫然摆放着20瓶白猫洗涤剂。

  记者采访了这位张先生,他说,“这还不是受了非典的影响了!家里想多备点。我媳妇天天在家说‘没准儿过两天价涨的更凶,你想买也买不着了’,让我也跟着抢点儿。可我其实并不想买这么多,没办法呀,老婆整天唠叨我,一定让我一下子都买齐了。”

  记者问到“那您不怕这么多的大米、白面买回家放不住,长了虫子怎么办?”张先生回答,“嗨!你以为我不怕长虫子啊!可总比让媳妇天天叨叨你强吧!再说,如果到时候真吃不了,用不完的话,那我就得给亲戚家、邻居们分点儿喽!”据他讲,这次一共花了八百多元钱呢!。

  看着这位先生手推着两个车,渐渐远去,记者心里真为他捏把汗---这么多东西,得打几辆车才能到家呀!

  抢购镜头之:送油活雷锋

  28日早10:00---人物:赵先生,是代另一个朋友来购物的。只见赵先生一会儿看看前边,一会看看后边,就怕这整整五车的色拉油被什么人给拿走几瓶,回去后没法子交代。

  记者看到,赵先生旁边一水儿的推车里装的全是金龙鱼色拉油。记者数了数,好家伙!共有五车80桶油。看样子还让人以为这是单位在集体购物呢!可问过后不禁让人吓了一跳--赵先生说,“我这其实不是给自己买的,是我一个哥们儿让我帮他买油来了!”记者问他,“您哥们儿是开厂的吗?是不是‘五、一’单位集体购物,分福利呀?”赵先生否认了记者的话,“才不是呢!我这哥们儿是买来给自己家吃的,还不是非典闹的嘛!也不知谁说色拉油都要卖没了,要涨了!我这哥们一着急,就让我搬它几十箱,说这色拉油包装好,买回去放着也不坏。”

  记者问他,“那么色拉油到底有没有涨价呢?”赵先生美滋滋地对记者说,“还行,今天到这儿发现色拉油的价没涨!”---看来赵先生也要为送这五箱共80桶色拉油而多多费心了!

  抢购镜头之:吃不了就多吃点

  29日早11:00---人物:林女士和她的丈夫,家在沈阳皇姑区。林女士手推购物车急匆匆的向外走,她的丈夫脸上挂满了汗珠紧跟其后。这位女士回头对她的丈夫说:“快走哇!都限购了,你赶快再排一回队去!”而她的购物车已经有了两桶色拉油,满满四个塑料袋的大米了。

  记者问林女士,“您平时也买这么多的大米吗?”林女士回答,“也不知道这非典能不能封城,我怕没有吃的,到时候你饿着,谁来管你呀!”而她的丈夫却说,“能饿着你嘛!咱不是都排过一回队了嘛,限购怕啥?吃没了再来呗!”可林女士说,“你不知道,这大家都来买,过两天你再来的时候肯定更贵,再说指不定就没有了!”没办法,林女士的丈夫只好再一次挤进了大卖场。她还说,“其实我以前根本不买这么多的粮,这次看邻居买了,我也想买。又赶上大米限购,咱家两口人,一个月就能吃20斤大米,我这回买它三月的,放心。”

  记者问道“您不怕买这么多米,吃不了放坏了?”“放坏我也没办法,实在不行就一天多做点儿吃。”

  沈城商场启动“紧急入货行动”

  因为人为的恐慌心理,沈阳出现了抢购风,为应对这种局面,保证非典时期社会的稳定,沈阳各大商场启动了“紧急入货行动”。

  联营:保证市场不断货、货品不涨价

  据联营公司食品商场黄绍莉经理介绍,昨天该商场进货清单为:12500袋盐、7000多桶油、9吨大米、2200斤挂面、3车方便面等物资。

  中兴:大库、小库都满了

  当记者来到中兴商场超市业务科时,于科长向记者介绍,4月29日当天各种应急食品就进货4吨多。昨天中午到货了4000桶油、6吨盐、25吨大米、1200件方便面。现在,中兴超市的大库、小库都装满了。

  铁百:囤货保证市场需求

  4月28日,铁西百货大楼负责超市的陈经理讲,4月30日又进了600袋大米、600多桶色拉油、7500袋盐,还陆续还从各厂家购进生活必需品,并保证绝对不涨价,保证满足市民的需求。

  粮油批发商感叹沈城抢购风

  从29日开始的粮油食品抢购风仅仅维持了一天。如果现在你还没开始抢购,不妨先听听批发商的“建议”。

  昨日记者走访了一些粮油批发商,谈到粮油抢购,批发商似乎并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对记者苦笑,一脸无奈。

  新乐飞达粮油批发站的老板王小姐:“前天(29日)我可累坏了,一天连5分钟坐都没坐上,买粮的人都排到马路对面。我的店虽然不大,但也卖了40多袋面,近1000斤大米。今天就清闲多了。你说缺粮?那简直是笑话。你现在要多少我就给你调多少。”

  2000“红梅”人开膀子造盐酿醋

  据了解,目前“红梅”两天的市场需求量是以前20天左右的量。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红梅集团生产食盐的新技术产业中心从以前的两班倒变成了三班倒的24小时工作制,增加了先进设备,从而生产能力从日产量25吨提高到了100吨。据统计,沈阳市每天的盐需求量有100吨左右,能供应整个沈阳市场。

  沈阳最大蔬菜市场货源足

  4月30日一早,记者从沈阳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十二线”市场看到,30多辆装满了芹菜、韭菜、甘蓝等各种蔬菜的汽车停在市场里面,不停地有人从这里批发走蔬菜。装满蔬菜的三轮车匆匆地从这里离开往菜市场,来满足百姓的菜篮子。

  据了解,这些运菜的汽车载重量是15吨,像这样的车辆市场里每天要有50多辆。

  据市场办刘经理介绍,现在正是山东、河北蔬菜上市的高峰期,省内和本地菜也陆续上市了,所以价格不会出现大涨大落,预计菜价会有所回落,而且菜源充足,能够保证市民的菜篮子。

  昨日,沈阳市商业局消费品流通处石宝晔处长表示,近日沈阳市这股商品抢购风刮不了几天。

  他奉劝市民,不要盲目抢购,东西抢到家里不但没地方放,天热还会坏。而且,人为的抢购风令许多商场、超市措手不及,给它们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

  石处长告诉记者,目前沈阳日用品、食品货源十分充足,沈阳本地货源足以让全城的老百姓吃好、喝好。对于老百姓的抢购心理,他分析说,这是由非典带来的恐慌,这个时期有这种心理不奇怪。尤其是外地因为疫情致使整栋楼都被隔离,这就更使老百姓产生害怕心理。

  对高速公路被封使得一些物品进不了沈阳这种现象,他解释说,封路确实使一些疫区物品进不了沈阳,但那些不是老百姓所必需的。况且,目前沈阳正通过其他途径保证货物的进入。

  对下一步抢购风的风向,石处长分析道,北京、广州前段时间也出现了疯狂抢购的现象,但当地老百姓也只是抢了几天就不抢了,而且货源也一直没有断档。沈阳货源情况要比以上两地好,因此,沈阳老百姓根本不必跟风抢购。

  另外,从沈阳市商业局对沈城几大商场和超市市场监控情况来看,30日下午,抢购风已渐回落。

  最后,他表示,老百姓在头脑逐渐冷静,并且看到商场、超市货源分外充足后,抢购风也就刮不了几天了。


博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