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奶事件反思:群众有知情权, 政府无权保持沉默

发表:2003-04-15 17: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新网4月15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今天播发文章《群众有知情权 政府无权保持沉默》,深刻解剖辽宁海城奶事件引发的谜团及其影响。本网全文转载如下:
  海城的空气里弥漫着不信任,随着豆奶事件引发近一个月谜团未解而与日俱增。

  不信任的对象是政府官员,甚至波及媒体记者。在我们到达海城后,几乎每天的采访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你们记者被收买了,政府到底给了你们几十万?”
  我们唯有苦笑。

  政府官员也知道这种源自老百姓的不信任。一位鞍山市的政府领导俯在记者耳边说了一句:“在这次豆奶事件上,老百姓不信任政府了。”

  在一次几乎涉及到海城市家家户户的社会事件中,找出引起豆奶事件的根源,这一能力唯有政府方可具有。换言之,百姓必须依靠政府才能得到事件的圆满解决。但是现在,他们对本该寄予极大信任的政府产生了怀疑。

  第一时间的作为

  一个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出现了波及几千名孩子的突发事件,无论如何不能算是小事。但这件在国内也算得上是大事的风波发生后的20多天后竟还未平息,更有甚者,竟然连原因都未能明确定位,其中必有蹊跷。我们进行了大量调查后,在得到的有限资料中,理出了两级政府向上报告此事的时间表:

  3月19日下午3时,鞍山市卫生监督所接到了海城市卫生监督所的报告,称海城市兴海区铁西小学40人因饮用学生豆奶而发生集体中毒,正在广济医院接受治疗。此刻,距铁西小学二年级一班第一个学生捧腹称痛之后约4小时。

  在这4个多小时里,铁西小学的4个学生第一批被送往医院,医院要化验诊断其不适与饮下的豆奶可能相关;在其后饮用豆奶的学生被陆续送抵医院后,医院引发了此事可能是成规模的食物中毒的警惕,从而上报海城市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后者派出人员到场明确医院所言是实,并了解各医院、学校情况后上报……

  当天,海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领导赶到医院探望就诊学生,部署相关工作;夜里,鞍山市卫生局闻风出动,派人前往海城调查,两级卫生防疫站分别对剩余的豆奶进行检测分析;另一路人马鞍山市工商局也星夜直奔生产豆奶的鞍山宝润乳业有限公司,检查企业的生产资格及其它。

  由于无法认证鞍山市政府电话上报省里的时间,我们得到了鞍山市政府为豆奶事件上报省人民政府的第一份文件。这份文件把豆奶事件最初的发生始末已调查陈列清楚,并附有处理意见,这份正式文件成文并上报时间为3月21日。此时的海城已有800多人次的学生到医院就诊,19日夜间本已趋于平静的医院门诊,在20日上午出现明显反弹。

  有一件事情是我们不能理解的。直至4月7日,辽宁省卫生厅才将此事上报卫生部求援,迟迟不上报的理由是没有找到食物中毒的根据,故无法按照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规定的程序和时间上报。但即使是不明原因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也应因其涉及面广大、在自已没有找到原因的情况下及时上报请求更高一级的专家来鉴定评判。

  对上有声对下无言

  在豆奶事件中,海城市以至鞍山市政府对上的渠道似乎是畅通的,但对下的信息则滞涩甚至闭塞,没有人正式出面告诉老百姓发生了什么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这至少是导致群众愤愤难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接受采访的一位姓董的家长自称是了解全面情况,但我们发现,这位在家长中颇有威望的人了解的,也只是家长和孩子一方的情况,至于对豆奶事件政府如何作为,调查已进展到何处,并不知情。

  甚至直到家长们作出堵塞道路等过激举动后的4月4日下午,政府才以信访办的名义,第一次与上千名家长对话。这时已是事件发生的17天后。

  对话令家长们失望,原因是它还是没有回答家长们的问题。对话会上出示的专家第二次鉴定结果为致病因质不明的食物中毒,坐在台上的政府官员又不能明示什么叫致病因质不明,台下的家长们炸了窝,“敢情不是你们的孩子,你们当然不急!”

  董姓家长说:“我们论分论秒地救孩子,他们慢慢腾腾!”

  在对话会召开的当天上午,曾饮用豆奶的小学生李洋原因不详的死讯传出。家长们怕啊,谁不怕不明原因的病毒夺孩子生命于随时!家长们也说不清自己的孩子哪里不舒服,每个孩子不适的症状也各不相同,父母们只有一边带孩子拚命做各种检查,一边向政府要说法,直至记者发稿时,要一个明确答案仍然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声。

  结论当然要靠专家作出,但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鞍山和海城政府却没有让老百姓知道产生答案过程的意思。从现在掌握的资料看,我们不能给他们下一个不重视豆奶事件的定论,但他们的工作更多的表现只是不停地开各种会议,以会议落实会议,在最需知情的老百姓那里,却看不到干部的身影,听不到有效的信息。

  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确定了“包保责任制”后。这项责任制要求,海城市政府市级领导班子包8所出事的学校,140名局级干部包115个班,科级干部包重患学生,一般干部包一至两名身体有不适反应的学生,主要进行安抚和稳定人心的工作。

  但此时,老百姓的信任感在等待中一天天弱了下去,同时,市面上各种传言四起。董姓家长说,时间拖得越长,大家对政府的信任度越低,最后拖得什么都不信了。

  媒体遭遇尴尬

  海城市的一位领导说:“我们不愿让报道,事情也没有那么严重。”领导的态度决定了从鞍山到海城,宣传部门对于蜂涌而至的各家媒体采用一种共同的态度:热情接待,婉言谢绝,最好不报道。

  有媒体把这次采访报道豆奶事件比作“捉迷藏”,想找领导接受采访几乎变成了梦想。4月14日,与家长的见面会明令不许记者参加,哪怕是已经进了会场的记者,也被火眼金睛地“挖掘”出来;明明是政府的情况说明会,却拒绝回答记者的提问;在如此的特殊时期,记者的采访却要反复打报告,采访的巨大难度,使得许多媒体知难而退,在采访了一半后愤然而去。

  这种封锁使得众多媒体的报道注定是信息不全的,急于寻找信息的媒体无法寻得权威发布,只能从群众那里得到只言片语的消息。在长达20多天的时间里无法提供揭示事实真相的报道,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受到了巨大伤害,一位到海城街上采访的记者说:“我走到哪儿被骂到哪儿!”在听不到实情的情况下,群众就容易误信耳语。因此,当意外事件发生后,一个开明的政府会让传媒保持它正当的发言权,更会让它的公民合法的享有知晓实情的权利。因为,知情权是对真相的澄清,也是对内幕的曝光,更是对常识性真理的维护。

  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但意外事件的发生,却可以完全显现出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对公众种种权利的尊重程度。今天,在海城市政府大院办公楼前的圆形草坪旁,仍然静静地坐满了急于知晓豆奶事件实情的家长,她们大多是些年轻的母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